三四百万的市中心豪宅 义乌丹桂苑毛竹代钢筋 |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11月04日 08:50:59 星期三 来源:都市快报 |
昨天下午的义乌街头,寒意阵阵。 义乌市区丹桂苑业主们的心,比天气还要冷。他们斥资几百万元购买的高档住宅,不断曝出质量问题,建筑商竟然将毛竹当成钢筋来使用。 每幢楼上都悬挂着业主的维权横幅,被风吹得哗哗响,格外扎眼。 房梁有裂痕,毛竹当钢筋使用 丹桂苑位于义乌市中心丹溪路与雪峰西路交叉口的丹溪三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一度被冠以“豪宅”的称呼。 2008年,其房子的销售均价为13000元,全是大户型,单套成交价最低200多万元,最高450多万元。 在小区门口的景观雕塑上,房产商的宣传标语“市心美宅,少数派的优享领域”仍在,彰显着豪宅身份。 而现在,在楼顶、外墙到处悬挂着维权横幅。 诸如“强烈要求万厦房产解决丹桂苑 (1-16)幢大梁及柱子断裂问题”、“毛竹当钢筋、黑心建筑商”、“退房、退房”的字样格外刺眼。 小区业主们直指自己购买的房子是“豆腐渣工程”,装修时发现敲出来的墙壁是“千疮百孔”。 平时出现漏水堵塞都是小事。前段时间,13幢4楼的业主想把阳台做成大理石的,敲开阳台表层却发现,有毛竹,有的还没有钢筋。 业主们称,诸如“大梁有裂痕”、“毛竹代替钢筋”这样的问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阳台表层被刮开后,毛竹清晰可见 业主在小区的一个独立车库设了维权点。 一位姓宗的业主拿着房子的钥匙,打开几间,果然发现房梁开裂和阳台有毛竹当成钢筋浇筑的情况存在。 13幢的2楼一户人家正在装修,房子是170平方米,层高3米2的复式结构,从表面上看,宽敞、气派、装修豪华。 业主孟女士说,他们买的房子都是精装修的,当时开发商宣传“拎包入住”,如果不是有住户重新装修,压根不知道高档住宅小区会偷工减料,敲掉后连毛坯都不如。 在13幢4楼的一户人家,靠卫生间的房梁上有6条一尺多长的竖缝,阳台表层被刮开后,毛竹清晰可见。 去年5月,丹桂苑开盘,开发商是浙江万厦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丹桂苑以“豪宅”强势入市,为当时低迷的义乌楼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业主刘先生说,这房子是义乌市北苑街道办事处给职工盖的配套住房,后来,由于老百姓意见很大,才转为市场公开销售。 万厦房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房子是他们卖的没错,但施工单位是北苑街道办事处,公司买来时已经是现房,这事应该找政府。 这个楼盘是街道发包建成的 昨天下午,北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骆一俊和宣传委员傅红良介绍了此楼盘的前世今生。 骆一俊介绍,这个项目是2003年作为职工配套住宅而建,共140套,16幢,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由北苑街道开发,2004年开工,2006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 “由于政策在变,房价不断上涨,这个项目作为原先的职工配套住宅已经不妥当。”2007年12月报告给义乌市政府后,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决定重新处理这处资产。 会议决定,由义乌市国资委收回该项目,并委托义乌市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拍卖。2008年4月9日,万厦房产以5.32亿元成功竞标后,现房向社会公开出售。 北苑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解释,房子是在北苑街道办事处的手中发包建成,并按照法律程序通过了竣工验收,符合交付标准。 被一再推迟的房产证 房子是如何通过竣工验收的 记者从北苑街道办事处了解到,当年承建该项目的是义乌的两家建筑公司,分别是义乌市鑫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义乌市第三建筑公司,是通过招投标入选的,两家公司负责的标段,都出现了“毛竹门”现象。 当时是如何通过竣工验收的?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承认,该项目是他们负责质量监督的。 “现在实行的是备案制,只要建设、业主、施工、监理和设计勘测等5家单位一起出具合格报告,他们认定是合格的,我们就认为是合格的。”该工作人员说,验收主要责任是建筑单位,但各方都有责任。 这个房产项目是如何通过竣工验收并进入销售市场的?个中原委,如今已没有哪个部门愿意站出来解释清楚。 被曝质量问题后,开发商催促着业主去办理房产证,因为质量问题没有解决,业主们不去办了。 北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骆小俊说,义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设立了一个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处理此事,接受业主投诉,了解业主诉求,共同委托检验单位进行质量检测,费用由街道办出。 “我们与万厦房产等相关单位开过会,建议业主与我们一起委托一个机构进行质量检测,费用由我们出。 “但至今业主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骆小俊说,业主的不配合,才导致了事情一拖再拖。“裂缝、毛竹等问题,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切要等检测报告出来,才能下结论。” |
作者:孙自鸣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沈阳一市民卖"含贷房"背上"不良信用"黑锅
下一篇: 楼市博弈特征明显 今年楼市"最好时光"已过?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