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产研究中心20日发布研究报告称,知名开发商于2003—2009年上半年获得的住宅土地中,目前“在售”和“售完”的地块占43%,剩余57%土地尚未形成实际供应,其中27%“待开发”,30%“规划在建”。
报告称上述数据是由万科、保利、金地等40家知名开发商6年多来在北京、广州、深圳等12个重点城市的拿地及开发情况统计而来,统计地块共计270幅。中原据此认为,正是大量已出让的土地未转化为商品住宅而上市,造成了目前楼市短期供应的紧缺,形成了“地荒”假象。
中原的报告还显示,2007年上述开发商在12个城市公开市场获取的土地数量最多,达到122幅。按照土地开发周期两年时间计算,2009年应该是2007年土地全面形成供应入市的时间。但截至2009年上半年,仍有2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
此外,开发商在上述城市在售项目中,2007年拿地的项目地价比重最高,远高于市场平均地价比重25%。2007年土地成本偏高致当年众多“地王”缺乏入市动力,当年样本中有18幅“地王”,其中4幅退地,7幅闲置,7幅已转化为实际供应,其中两幅“地王”的楼板价甚至超过周边楼盘价格。
报告还显示,今年进入二季度后,一些重点城市土地交易趋于活跃,地价快速攀升甚至出现“地王”。上半年,上述重点城市热门地块的楼板价与周边房价比平均超过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