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城镇化下的盛宴 三四线城市楼市扫描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2月17日 09:02:43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鄞州:被地铁改变的郑家桥

    腊月二十九晚上十点,从宁波火车东站直接打车到宁波五乡一个叫郑家桥的地方,仅仅花了35元钱。就很多城市而言,这是一段并不算长的距离。但是长久以来,却成为了内心深处的一道隔阂。

    四年前,总共有14户人家从丽水的千峡湖库区移民至此,我家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分子。语言与习俗的种种不同,曾经一度让自己的内心深处很难接受这样一个地方成为自己的故乡。

    四年之后,一些微小的变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里的生活。

    7幢联排的农居已经逐渐完善,中心的停车场也已经交付使用。7户人家的不少孩子似乎已经开始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就连他们的说话口音也已经彻底开始被宁波话所代替。而更大的变化还在于更为长远的将来。因为,夹杂在宁波地铁一号线两个站点之间的郑家桥,其地价已经悄然开始“升温”。最为显著的例子是,两年前一户库区移民家庭将自家的房子以50万元出售后,现在据说已经上涨到了100万元。

    在宁波的区域格局中,五乡镇处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东南约五公里,是风景秀丽的天童寺景区,往南五公里则是东钱湖景区。往东三公里是阿育王填寺景区。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3965元,经济综合实力位列鄞州区第四,是宁波市和鄞州区传统的工业重镇和经济强镇。这个地处宁波东郊又名五乡碶的地方在宁波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之所以被称为五乡,一个公认的说法则是因为此地因“农林牧副渔”这五种特产闻名周边城镇。

    而对于今天的五乡而言,除了区位以及资源景观的优势之外,更大的优势则在于,距五乡镇仅三公里距离的东部新城的加速推进,以及地铁站点的快速建设双轮驱动下引发“同区效应”日渐明显。

    根据规划,东部新城是以宁波未来的商务中心和行政办公为核心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是宁波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点。按照“五年成型、十年建成”的总体目标,总用地7平方公里的宁波东部新城未来将重点推进十二大区块的建设。未来的东部新城将与三江口城市中心相辉映,共同承担宁波未来城市中心功能。

    2008年8月5日,美国安舒茨娱乐(AEG)集团与东部新城签署了投资意向书。根据计划,东部新城将建造一座有1.8万个座位、适合国际体育赛事及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场馆,由AEG集团负责场馆管理和营运。

    2009年12月2日,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许世坛一行考察东部新城。

    2010年4月15日,由2009年世界财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联合杉杉集团参与开发的东部新城商业商务复合区地块在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摘牌,这标志着首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进驻宁波开发城市综合体项目。

    2010年12月1日,上海广成餐饮有限公司代表与东部新城代表正式签约,标志着以小笼包闻名天下的著名餐饮品牌鼎泰丰顺利入驻位于东部新城的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名仕廊商业街。

    基于此,当地楼市也在这样的双轮驱动优势中迅速升温。

    2005年,随着宁波市区建设开发东部新城口号的提出,宁波鄞州中心区、高新区成为了当时的楼市制高点,吸引了无数当地人和投资客前往投资。

    2009年,鄞州区下属的街道集士港、高桥、下应、梅墟、庄市、洪塘、姜山等地开始集体跃入万元房行列。2010年,随着地铁一号线的迅速推进,小港、五乡、云龙、鄞西,这些普通住宅还没过万元的区域,又成为了市场关注焦点。

    一位选择在五乡置业的朋友告诉记者,现在,东部新城的楼市单价已经普遍突破两万元,五乡板块可以说是目前宁波楼市中的一匹潜力黑马。紧邻东部新城地域优势让它几乎可以无缝对接城市核心CBD。同时,地铁、环境的概念又将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楼市热度。“等到了2014年,位于五乡的轨道交通站点建成开通后,五乡西到宁波市区将缩短在20分钟内,而往东到北仑也是20分钟左右。届时的五乡将成为一个中转站,对其商业、市政配套和人气都会有极大提升。”(陈卿)

作者:李坤军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