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下的盛宴 三四线城市楼市扫描 |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2月17日 09:02:43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
丽水:锅底效应的强势推动 春节前后的丽水楼市,绿城·秀丽春江,中驰·香蜜园、万地·武林门都已进入开发阶段,新湖厦河湖地块也在1月底开工,预计在今年9月前都将陆续形成供应。四个项目共计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此预计,2011年的丽水楼市,至少将有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商品房供应。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1年的丽水楼市将会是平稳发展,稳中有升的一年,真正的拐点可能会随着后续调控政策的出台而在下半年逐渐显现,而在这之前,楼盘不愁卖。 2010年,丽水人对于楼市的所有期待大约都集中在一个开发商的身上,那就是绿城·秀丽春江在10月31日首次开盘,开盘价13000元,当日即告售罄。“第一期公开摇号,后面几栋楼都被有关系的人暗摇了,有钱也买不到啊!”假期中走亲访友,但凡涉及楼市的话题,总是逃不开和绿城有关。为何绿城如此受到关注?“有名气啊!”大多数人给出最直观的答案,从中也不难窥见当下不少丽水购房者的心态:外来大鳄入住丽水构建的首个楼盘,无论自住或者投资用,绝对差不到哪里去。在其品牌效应的渲染下,丽水购房者一边对着其13000元的开盘价咂舌咬牙,一边口耳相传着他们尚未见过的绿城的法式别院、石材干挂、景观花园,乃至绿城的物业,在心中先行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而最新的消息是,绿城·秀丽春江最新的一期房源会于春节后开售,而此时的开盘价格已经在当地的各大论坛上被网友们轰轰烈烈地炒到了2万元以上。有网友断言,随着秀丽春江后期房源的不断上市,其价格的每一次推高,都将对楼市预期具有强劲的拉升作用。 在记者走访绿城项目所在地的过程中,发现其所在的瓯江江滨沿线地区还有不少项目在建。其中一个即将于年后推盘的大体量高端楼盘的负责人不讳言地告诉记者,他们的开盘价将达到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现在丽水的购房人,也有很大一部分在抱怨绿城入驻以后,迅速上涨的房价。因为毕竟在这之前,丽水的房价一直维持在七八千元的水平,而这个价格水平,已经维持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说实话,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这个价格太压抑了。” 不过好在也并非所有的楼盘单价都一味走高。春节期间在售的楼盘,除了绿城·秀丽春江之外,还有由温州开发商开发的中驰·香蜜园。因为拿地时间较早,因此开盘价格走了较为亲民低价的路线,与绿城的意向客户群形成了互补,加之楼盘品质较好,在春节期间同样受到了购房者的追捧,成为新一年最受中低端购房者期待的楼盘。 至于成交,“别看过年的时候楼市没有什么动静,一旦假期结束,丽水楼市该热的还是会热。作为三线城市,2011年无论国家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就像之前的限购、限贷,对丽水的影响也绝不会像杭州、宁波那样大。”即将推盘的某楼盘项目经理这样告诉记者。去年9月在全国轰轰烈烈进行的限购并未在丽水本地掀起什么波澜,这从10月份热销的绿城·秀丽春江就能看出。而对于节前刚刚出台的“国八条”,这位项目经理笑言,无法想象丽水执行限购令的样子,受城市发展程度的影响,真正吃紧的只会是北上广杭深等一二线城市,对丽水很难有真正的调控效果。 而与其他很多三线城市相比,丽水还具有一个重大优势,即其下辖的7个县的锅底效应推动房价。“打个比方,上虞、诸暨的人不会特别想跑去绍兴买房,因为它们本地的楼市发展就比较可以。但是丽水就不一样,下面的几个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市里还是有一点差距的。所以前来市区的购房人就特别多。再比如说青田,你可能听说过这个‘全国房价最高县城’,因为青田是侨乡,侨胞特别多,购买力比较强,早在2006年当地的楼房单价就已破万,近两年还有楼盘单价冲破3万的,但是它也总归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城市发展空间、楼市发展空间肯定都不如丽水,所以那些有钱的侨民这几年也都渐渐转到丽水来买房了。”其余几个县的情况也都与之相似,因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市区差距较大,手上有积蓄的购房者宁可前往市区购买品质更好的楼盘。如此富有潜力的购房群体无疑推动了丽水楼市的火热,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到来,正如很多网友在论坛上留言:“不买房拿什么来抵御通胀!”不难想象在2011年,将会有更多的人群涌入丽水楼市。(毛雨佳) |
作者:李坤军 编辑:袁芳 |
上一篇: 首套房贷利率“零优惠”时代到来
下一篇: “限购令”正在各大城市普及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