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城镇化下的盛宴 三四线城市楼市扫描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2月17日 09:02:43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地产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变,也可以向劣质的方向转变。而无论向哪个方向转变,二三线、三四线城市,甚至级别更低的城镇楼市,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圈圈。

    随着政府对一线城市调控的不断加码,逐利的资本似乎已嗅到某种气息,在告别了一月的交易狂欢后,从春节假期开始,一线城市的楼市正步入一段新的“冰冻期”。一方面,房产开发企业需要观望地方政府细则的明晰;另一方面,密集的调控政策又给了求购者新的心理暗示和预想期待。

    在这种态势下,更为低级别的房产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房产开发企业和投资者视为避风的好港湾。事实上,整个2010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坚挺。而从现在开始,这份坚挺可能将更为巩固。从好的方面解读,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自觉地把房地产开发与城镇化、消费升级结合到一起;从坏的方面解读,一线城市因为高房价而衍生出的种种弊端,也一股脑地向正在历经城镇化盛宴的中小城市蔓延渗透,急剧上升的房价有可能透支未来城镇化的后劲与城镇居民的内需潜力。

    在没有更多地方财力做支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发起的这轮城市“改头换面”的运动,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如果说,中国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是在聚集了全国性、全省性的资源后才催生出来的,那么三四线城市,包括小城镇,他们的高房价只能靠当地狭小空间内释放出的需求来消化,而这显然能量有限。城镇化进程的本意是为了借助现代化的理念与生活方式,让更多的靠天吃饭的民众能参与分享到现代文明的润泽,但事实是,目前城镇化的深入首先表现在楼市价格的提升与交易的旺盛,以及资金的集中,并没有为城镇化提供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精神。

    城镇化并不等同造桥修路、拆旧建新,也不该是承接一线城市高房价的一块跳板。房地产开发可能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助推器,但已经初露苗头的高房价,却又将更多的人天然地排斥在城镇之外,如此的悖论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让人惊奇。(李坤军)

 

    永康:老周的心事和表哥的资产

    阳光,池塘,看母鸡下蛋。

    这是我为自己设想的春节生活。于是,我决定与往年一样,回老家过年。

    老家是一个位于永康西部山区的村庄,左边是一条小河,右边是一个小池塘。就像清澈见底的河水一样,这里的乡风也没有受到城市太多的污染,纯朴善良的乡里邻居总是让人感觉心灵温暖。

    于是,7天长假里,最享受的事情,当然是每天闲坐在河边,沐浴着阳光,拉扯着家长里短,感受着人情的温暖。

    但是,其实我错了。这里并不是我设想中的世外桃源,我并不能全身而退地从原来的世界里逃离。房子,这个油腻的城市话题,依然在这个清澈的乡村里被一次次地提起。

    邻居老周

    给儿子娶个媳妇,是老周这辈子必须做的最后一件大事。

    为了这件大事,其实老周十多年前就开始准备了。与村子里大多数人家一样,老周十年前分得了村里的一块宅基地。这些年来,老周夫妇稍微种点庄稼以外,基本上都到附近的私人企业里做工,漫长的“工人”生涯换来了这块宅基地上一幢三层砖瓦房的拔地而起。

    在以前,能够盖起一幢新的砖瓦房,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应该说是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了,这意味着将来讨个媳妇没有了问题。虽然这些房子基本没有什么事先规划,每户人家之间的前后间隔只有一两米,阳光基本被前面的房子挡住,但是从来没有村民在意过这点。

    然而,老周儿子的婚事,如今却成了村子里扯家常时最多的话题之一。老周儿子新年31岁,也在城郊的工厂里做工。在我们村子里,31岁已经是足以让父母着急的年龄。隔壁老马家儿子才26岁,老马都已经抱上孙子了。

    这个春节,老周似乎比以往更加着急了。听人说,让老周心焦不是没人给儿子介绍女朋友,而是因为春节前介绍的一个女朋友提出,最好老周家能够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这是老周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可人家姑娘说现在很多农村女孩嫁人都会提这一条件,农村的房子已经不管用了。

    城里买房?这是老周想都不敢想的问题。虽然这只是一个仅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县城,但是据说最近的房价都飙上两万一个平方米了。这也是老周听其他村民说的,这辈子老周压根就没去看过城里的新房,无论城里的房子多贵,以前老周都认为这是一个离自己不搭边的事情。

    可是,如今,这事就让他搭上了。为了儿子的婚事,他第一次有意识地向别人询问城里的房价。最近他收集的比较真实的信息是,新开的位置较好的楼盘售价在一万五到两万之间,普通的二手房价格在一万上下。

    每当与人家谈论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老周都会无奈地摇摇头。“干吗非要住城里,城里有什么好,我们离城里也就十来里路,买辆车不就很方便了?”老周这样对儿子说,旁边的儿子默不作声。

    在这个春节里,老周儿子的结婚一事依然还是停留在乡里邻居的话题里,依然没有下文。

    拜年客表哥

    表哥是大年初三来我家拜年的。

    与永康很多走出去的生意人一样,表哥在张家港经营着一家卖五金电动工具的门店。作为五金之乡,向来有“永康五金走四方,全国县县不离康”的说法。

    而这些走出去的人,也因此称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永康人,表哥就是其中之一。表哥常年在外,每年春节回来一次,因此每次来我家拜年,都称为了他的一年成果展示会。与以往主谈生意不同,今年表哥谈来谈去都离不开房子。

    于是,我大概了解清楚了表哥的财富版图。这两年他在苏州买了两套房子,在张家港买了一套房子,加上几年前初到张家港开店时买的那套,表哥目前坐拥四套房子。加上门店和货品沉淀的资金,表哥现在身价不菲,足以“衣锦还乡”。不过,表哥这趟回永康,成就感却大打折扣。理由是,他回来发现,他在外面买的这些房子,增值速度没有赶上永康去年房价的上涨幅度。早知如此,何必舍近求远呢?于是,这个春节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要“开辟第二战场”,在永康买几套商铺。

    表哥在饭桌上一边喝酒一边陈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并没有插话,只是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他的资产规模。毕竟,这些事情跟我没啥关系,而且像表哥这样的炒房客在杭州已经见得太多。不过,装作不关心未必逃得过,表哥发话了,“过两天你帮我一起去看看商铺吧,你肯定比我懂。”

    你看,我在小河边的清闲日子还是被房子打断。(方张接)

作者:李坤军 编辑:袁芳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