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2009年浙江省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1月28日 12:12:31 星期四  来源:杭州网

    三、房价地价再成焦点

    1、政府决策陷入两难

    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后房价地价的不断攀升,政府在房地产问题上的决策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首先,是宏观经济和房地产业刺激政策的去留问题。随着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不断企稳好转,全年GDP“保八”的目标顺利实现。然而与此同时,居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泡沫也有所显现。在这决定中国经济走势的关键时期,如果政府保持经济刺激政策不变,那么下阶段很有可能出现经济过热,以及房价持续上涨的趋势;如果国家采取简单的退出方式,这将使那些由政策刺激产生的需求急剧萎缩,使刚刚复苏的、还很脆弱的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

    其次,是房地产业的功能定位问题。房地产业既是“保民生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保增长产业”,二者存在内在冲突。如果将其当作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民生产业,那么在这房价高企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出重拳来打击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需求,及时扭转市场的供求关系,使房价恢复到居民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将其看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那么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更多地希望在价格合理上涨中提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市场销售,从而带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

    再次,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随着土地出让收入逐渐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运营城市土地,促使土地高价出让的动机也与日俱增。如果政府希望通过土地出让来积聚足够的资金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等项目,那么土地财政必然促进地价上涨,高地价进一步促进房价居高不下;如果政府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时,通过降低房价以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那么地价也需要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土地收入的不断缩减,城市政府面临两种模式之间的选择。

    2、企业应对措手不及

    2008-2009年浙江省房地产市场调整是在金融危机这个外部因素强烈冲击下迅速完成的,因而周期波动表现的十分剧烈,没有给开发企业足够的时间来制定周全的应对措施。2008年下半年市场成交量的迅速萎缩出人意料,使许多开发企业未能及时采取降价促销措施来消化库存,众多企业都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部分企业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2009年市场成交量的强势复苏同样让企业措手不及。由于浙江省绝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在2008年末都普遍看空2009年房地产市场,减少开竣工面积、减缓开发节奏成为企业的共识。然而,在2009年市场供应萎缩及需求上升的双重推动下,企业的库存被快速消化,很多企业出现了在回暖期间内“无房可售”的尴尬,虽然众多企业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加大项目开发投入,加快项目开发进程的措施,但是市场供给仍然捉襟见肘。

    企业在土地市场表现的滞后显得尤为突出。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房地产企业或因对后市缺乏信心,或由于资金紧张,都采取了减缓土地购置的策略,土地市场十分冷清。然而,随着市场表现的逐渐明朗,以及原有土地的逐步消化,众多企业都在6月份开始表现出对土地的强烈需求,纷纷角逐土地市场,竞相高价拿地,反映出开发商的无序、无奈和困惑。时至年底,那些仍没购置到理想土地的企业,为下阶段无项目可开发而烦恼;那些已经高价购地的开发商,对市场能否支撑起如此高的地价,也忧心忡忡。

    3、购房群体深感焦虑

    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的住房,无论发生任何变动都会牵动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2009年出乎预料的市场走势和房价大幅上涨,给不同类型的购房者也带来巨大困惑。

    “工资涨不过房价”使工薪阶层只能“望房兴叹”。现阶段的住房政策使社会上存在了几类“夹心层”,其中一类是属于夹在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之间的,他们既没资格申购经济适用房,省吃俭用积累的财富又不足以购买商品房。特别是处于杭州、温州等高房价城市中的居民,甚至无法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还有一类是因户口所限无法享受住房保障的外来居民,面对高不可攀的房价,只能被迫考虑离开承载着自己梦想的城市

    “一房难求”是所有购房者难以下咽的苦水。由于市场供不应求现象十分严重,那些高品质楼盘经常出现需求者数量远远超过开盘房源的情况,部分购房者甚至漏液排队,仍无法买到心仪的住房。刚性需求者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而烦恼,改善性需求者因未能及时买到心仪的住宅而忧虑,投资投机需求者也因错失一次次财富增值的机会而懊悔不已。

    “后市难以判断”是坐拥几处房产的投资客的烦恼。投资客最关心的是未来的房价走势,如果明后年房价仍保持一定幅度的上涨,那么他们将从中受益;而如果房价在较长时间内都未能出现明显的上涨,那么他们就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那些以信贷杠杆来投资的购房者。然而,随着2009年末房价的居高不下,政府从12月开始便明确提出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特别是房价的变化显得扑朔迷离,投资投机购房者因此而坐立不安。

    4、社会和谐面临挑战

    随着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居民间的财富差距也随之拉大,这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首先,东部地区城市的房价涨幅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使东部地区的居民财富增长快于其他地区,从而进一步拉大其与全国其他地区居民的财富差距;其次,房价上涨所带来的财富增值受益的往往是城镇居民,这将进一步拉大城乡财富差距;最后,房价的上涨使拥有房产的居民的财富迅速增长,而处于为买房而奋斗阶段的居民财富相对缩水,这种财富差距在大城市中最为明显。当财富差距超过一定的界限以后,往往会引发一定的社会矛盾。

    房价的上涨在使房屋拥有者增加财富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加大了准购房者们的压力,特别是那些希望通过奋斗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购房梦想的年轻人,当他们将自己微薄的劳动收入与投资投机者轻松实现财富大幅增值相比时,很有可能会否定一直以来激励他们辛苦奋斗的劳动致富观念,这不利于社会的长期进步。同时,当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的工薪收入远远不及住房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读书无用”论将又会死灰复燃,这将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作者: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