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对于根本改善大城市尤其是像杭州这样的区域特大中心城市的交通状况,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因为暂时的困难和事故风险,便怀疑地铁建设本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这个初冬的周末,杭州地铁工程塌陷事故无疑让人备感寒意。虽然,目前抢险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当中,事故原因也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在更普遍的意义上,该起事故现有的事实本身,显然已经足以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提醒和警示,并以此进行痛定思痛的反思。
必须认识到,作为一项十分浩大纷繁的建设工程,城市地铁的建设难度不仅体现在人们通常比较熟悉并经常提到的资金投入的巨大上,更体现在其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高风险以及这种风险某种程度的不可预测性上。我们知道,囿于地球的“不可入性”——所谓“上天容易入地难”,相比于一般的地表建筑施工,进入地下深处的地铁建设,往往具有种种难以预料的复杂性,以及由此而来的高风险性。具体到杭州地铁,这正如有上海地铁专家分析指出的,“杭州的地质较为复杂,其地下水含量比上海要丰富,绝大多数土层皆为软土,地铁基坑开挖、地铁盾构推进等工程作业如同在蛋糕里打洞,施工风险极大”。
事实上,正是受制于这种地铁建设的特殊艰难复杂性,仅最近两年,全国各地其他城市便已先后发生多起地铁建设事故,如,2007年3月28日北京市海淀地铁10号线工程发生塌方事故,6名施工者被埋。2008年1月17日,广州珠江大桥引桥下的地面突然下陷。2008年4月1日,深圳龙岗区地铁3号线荷坳段工地施工时,模板突然发生坍塌,造成3死2伤。
当然,强调地铁建设的这一特点,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知难而退,也不意味着可以因此而推卸自身责任。它提醒和警示我们,在今后的地铁建设过程中,必须秉持一种更加严谨、慎之又慎的科学态度,对地铁建设的固有艰巨应有更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敬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们应对各种地铁建设风险的应急预案,把地铁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占地少、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能耗低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方式,地铁对于根本改善大城市尤其是像杭州这样的区域特大中心城市的交通状况,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因为暂时的困难和事故风险,便怀疑地铁建设本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上,近年来,除了杭州,我国进行地铁建设中的城市已经越来越多——不仅已有地铁的城市不断推出扩建延伸计划,而且越来越多还没有地铁的城市,也纷纷不约而同推出自己的地铁建设规划。
但是好事要想办好,任何时候,建设施工的安全性都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根本。地铁建设,需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发展时不我待,需要提速,而同时我们还要追求一个“好”的过程、一个“好”的结果。如果以这次地铁工程塌陷事故为背景,这个“好”就是指“安全”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