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到底靠不靠谱?

导读:近段时间,“以房养老”的话题在再次掀起讨论的热潮。观察中国的现状,正处于老龄化社会和高房价时代并存的局面。再加上现在社会正处于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迈向老龄化的情况,如何更好的“养老”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更新时间:2015-10-15 17:40

名词解读

到底什么是“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就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以房养老”的运行流程

“以房养老”具备条件

拥有产权:自有住房并拥有完全产权。养老家庭必须对其居住的房屋拥有完全的产权,才有权也才有可能对该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转让的处置。
独立住房:在以房养老模式中,只有老年父母与子女分开居住,该模式才有可能得以运作。否则,老人亡故后,子女便无处可居。
家境适中:当老年人的经济物质基础甚为雄厚时,就不会也不必考虑用房产养老;而老人的经济物质条件较差,或者没有自己独立的房屋,或者房屋的价值过低,也很难指望将其作为自己养老的资本。
地价较高:老人身居城市或城郊,尤其是欣欣向荣、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或城郊,住房的价值很高,且在不断增值之中,住房的变现转让也较为容易,适合房屋反向抵押贷款养老。

“以房养老”的现状困境

以房养老政策试点一年遇冷 真的"好看不好用"?

以房养老是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国内起步时被当作养老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而备受期待。但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试点城市发现,政策试点一年后遇冷已成现实,究其原因主要受传统养老观念、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动产价值增贬预期、产权处置等因素影响。

以房养老究竟好不好? 老人担心的有三条

4月,北京、上海、武汉三地的4户家庭、5位老人正式签订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投保单,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5人,乍听起来,是一次不错的开头。可对比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用房子买养老”的方式,似乎并不受欢迎。“我们担心什么?”曾听保险公司介绍过“以房养老”的北京右安门街道的老人们告诉记者,除了房屋需要抵押外,养老金的数额和保险公司的收费,是他们最拿不准的。

民间版“以房养老”风生水起 70岁住上大别墅

酝酿多年的保险版“以房养老”开局不利、应者寥寥,但这不意味着作为最大资产的“房子”在老人那里真的成为“不动产”,无法变现了。现实中,随着房产税、遗产税的逼近,以及老年人观念的转变、外部条件的成熟,不少老年人不再“守着聚宝盆啃窝头”,而是以老年人特有的智慧,在自己的生活品质、儿女的面子、财产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多种方式处置好房产,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让暗淡的老年生活亮丽起来。

“以房养老”?金融机构也犹豫

最大阻力来自金融机构,其中担心房价下行是主因。一位保险从业者说,难度在于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中长期走势、人均预期寿命等关键因素的难以预测。对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来说,倒按揭与正按揭恰恰相反,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问题1:70年土地使用权所剩时间不多
问题2:到期后若房价大跌,金融机构怎么办?
问题3:金融保险业务割裂有的无能力有的无资质

看别人怎么“以房养老”

海外以房养老面面观

“以房养老”在一些国家已有成熟的做法。借鉴国际经验,或可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

新加坡:可以一次性抵押 | 英国:以房养老模式更多借助保险公司力量
加拿大:个性化设计的倒按揭 | 德国:“倒按揭”换高端养老院
美国:退休前10年买房养老 | 日本:以房养老条件苛刻

古代文豪欧阳修怎样以房养老?

宋朝是个市民社会,商品经济空前发达,房地产市场空前兴旺,但是宋朝人始终没有发明按揭购房,更别说把房产抵押给银行,再从银行领钱来养老了。宋朝比较流行的以房养老只有三种模式:一是靠出租房屋来养老;二是“卖房养老”;三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收房养老”。我们不妨以欧阳修为例,说说宋代人如何以房养老。

买房贷款要办什么手续?

买房子,到底要纠结多少事?当看中了心仪的房子之后,如何贷款买房成了购房者最大的心事。买房贷款要办什么手续?选择哪种贷款方式最合算?哪个银行利率优惠?种种问题困扰着大家,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讲买房贷款的事。

得房率真的是越高越好吗?

“你们的得房率是多少?”“这套房子不错,得房率极高”在选择房子时总能听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房子的使用空间一直是购房者关心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得房率越高越好呢?得房率到底多少最合适?

杭州楼市微信公众号

杭州楼市新闻公众号

了解第一手房产资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