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企业·楼盘
新政催生洼地效应,塘栖新城成购房大热
贝利•栖溪公馆五期,约90—170㎡美宅即将面市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3月10日 11:56:12 星期四  来源:杭州网

    (3月10日 杭州网讯)“新国八条”之后,不仅购房成本进一步增加,限购令的再次明确也让有购房资格的人们只剩下一次购房机会。手握唯一一次机会,人们对于房源的价值判断更加理性,尤其是对未来潜力空间的抉择愈加慎重。相较于价格已接近饱和状态的市中心房源,一些发展前景好、当前售价低的“半成熟”区域,成为新政下关注度不断上升的热门板块,塘栖新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贝利•栖溪公馆效果图
 
贝利•栖溪公馆效果图

    塘栖新城成洼地,2011迎来价值共享年

    在位于塘栖绿荫街236号的贝利地产塘栖住宅文化馆,我们发现前来了解贝利•栖溪公馆房源的客户络绎不绝,其中还不乏来自主城区和临平的客户。一位姓丁的杭州客户在采访中表示,“很多人都看好塘栖以后的发展,杭州人到塘栖买房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像我就已经推荐了5个九堡人和1个德清人来买栖溪公馆。其实走申嘉湖杭高速和上塘高架,20分钟就能从塘栖到武林广场,相当于运河CBD到武林广场的时间距离。”【项目资料

    其实早在2010年,塘栖新城的表现就已可圈可点。尤其在4月份“新国十条”之后,全城销量骤降的情况下,栖溪公馆却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了首次开盘约90%的预订率,与远洋公馆并列为当时全城仅有的两个成交超过200套的住宅项目,跃升为当月余杭区销售冠军。栖溪公馆先后四期开盘,均期期热销,创下楼市传奇。

    进入2011年,即将延伸到塘栖的地铁1号线局部已开始铺轨工程;总投资近219亿元的杭州第二条绕城高速(外环)正在进一步建设中,建成后将把塘栖纳入杭州城内;塘栖镇在今年初已被省政府批准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三年内政府将投资建设资金120多亿元;与栖溪公馆隔路相望的国家盲人门球训练基地正在建设中,作为残运会的重要比赛场馆将在10月份投入使用;运河综保塘栖古镇的改造工程正在全面展开,作为西博会重要活动的超山梅花节、塘栖枇杷节影响力日益提升;超山、丁山湖、塘栖古镇三位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呼之欲出。2011年,无疑将是塘栖新城价值跃升的一年。与清晰可见的新城潜力相比,目前不到9000元/㎡的均价确实是将更大的价值空间留给了购房者。

    房源品质同步升级,栖溪公馆五期即将面市

    如果说规划新城的价值潜力为塘栖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品牌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关注,那么,以栖溪公馆为代表的一批新品质人居的涌现,无疑为购房者的下单提供了更充分的理由。继首次开盘逆市飘红之后,栖溪公馆凭借与北京星河湾主创团队联袂打造的中西合璧园林,传承百年法式建筑精髓的尊崇公馆空间,以及塘栖首次采用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等高端配置,一路热销,不仅被杭城权威媒体都市快报评为“2010年杭州最具人气楼盘”,还一举夺得亚洲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房地产奖项之一“2010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大奖”,收获了市场与业界的双重认可。

    据悉,贝利•栖溪公馆将于3月下旬推出五期约90—170㎡御景生活美宅。即将面市的房源位于绿荫街时尚商街旁,包括次入口广场、中央景观主轴、北侧景观次轴、组团园林在内的多个景观节点丰盛在望,在繁华配套与静谧生活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约90—170㎡公馆空间,采用南北通透、多边套格局,客厅、餐厅、阳台、厨房连成一个大尺度的家庭聚会和待客空间,2房、4房设计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尤其是位于社区中央楼王位置的约170㎡大户型,点式全边套格局、270度观景视野、多重观景平台设计、可满足多代同堂的4房配置……为限购令下一步到位的购房需求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贝利•栖溪公馆3月活动季, 2011超山梅花节门票赠送活动已启动,低碳行巡展活动即将启动,详情请垂询4008-26-8383。

    3月26日至27日,贝利携旗下栖溪公馆、珑昕泽第项目参加2011临平(春季)置业节。

作者: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