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企业·楼盘
新明半岛历时5年打造大西溪样板社区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9月01日 09:13:11 星期三  来源:都市快报

  从2005年到2010年,弹指一挥。

  5年的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杭州的城市景观,更有杭州人的生活状态。2005年,西溪湿地公园首期工程正式向游客开放,位于大西溪景观带上的新明半岛也第一次向购房者掀起了盖头;2010年,西溪湿地延伸至五常,新明半岛则盼来了近70%的高入住率,并逆市赢得今年上半年余杭区销售套数的头把交椅。

  本月,新明半岛即将推出为数不多的88平方米中小户型,即使是这个930亩的大盘,这样的实用户型也越来越稀缺。随着杭城楼市日益回暖,“金九银十”或许是普通购房者下单购房的难得机会。

  湿地景观带上的城市花园

  如果说从五常延伸到闲林的湿地景观带像一曲慢悠悠的舞曲,那么东头的绿城翡翠城和西头的新明半岛就是舞曲中最动人的前奏和尾声。同样经过5年的建设,两座“人居花园”都已经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新明半岛在社区景观上投入的气力有多大?只要亲自去楼盘已交付的现场走一走就知道了。在景观布局中,新明半岛尤其强调园林功能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各种雕塑小品点缀于生态林木和袖珍公园中,形成丰富而又立体的视觉环境。小区景观由多种多样的鱼雕、景观泳池、喷泉和园林小品组合而成,各处都相互照应却不雷同,让漫步在小区中的参观者,每迈出一步都能看到别致的景观。

  新明半岛的景观设计师认为,杭州四季分明,季节温差大,盲目引入热带树种并不能保证存活率。因此,在社区植被的分布上,新明半岛选择了主打“本塘牌”——引入适合杭州气候的乡土树种,如桂花树、香樟树、银杏、枫香、杜英、广玉兰、红果冬青、无患子、栾树、乐昌含笑等。2006年,新明半岛曾把230株桂花树从萧山的苗圃基地运到城西。这批桂花树是从数千株树苗里挑选出来的,树冠跨度约2.5米、高度也是2.5米,树形非常相似。如今,它们已经在新明半岛住宅小区的房前屋后安了家。

  另外,新明半岛还大量引进果树,如杨梅、枇杷、香抛、石榴、枣树等,数百种温热带植物互相搭配,不仅丰富了小区的树木品种,也形成了强烈的层次感。“选用大量的乔木,除了有很强的造氧功能,遮阴效果也是草坪灌木无法做到的;而乔木下种植各种花灌木、地被,少种草皮,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序的格局。”

  大社区配套齐全完善

  今天,要是还有人说闲林等近郊楼盘不能作为“第一居所”,那会被熟悉杭州楼市的业内行家说一声——“你OUT(网络用语,意为落伍)了。”而新明半岛,就是常常被行家们作为例证的“正面典型”。

  2006年,新明半岛推出每半小时一班的社区巴士。六辆大巴穿梭于武林广场与小区之间,把新明半岛和武林商圈的时间距离浓缩在40分钟之内,到黄龙商圈也只需半小时。此举让没有私家车的刚需购房者也能接受近郊生活的理念。

  在社区内部,逾3000平方米的生活会馆早已投入使用,会馆内设有高级食府、书吧、茶吧、陶艺吧、棋牌室、健身室、桑拿馆、美容馆、乒乓球室、台球室、网球场和游泳池等配套,业主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大部分的生活需求。人性化的1∶1阳光车库配比,则让年轻的业主越来越喜欢车轮上的生活。

  规划中位于五常的沃尔玛超市或许会成为新明半岛主要的商业配套;即将开通的快速公交5号线,会进一步拉近小区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

  首付23万元实现品质生活

  性价比,一直是新明半岛最有亮点的谈资。虽然桃花河对岸就是全国知名的高端楼盘绿城桃花源项,但自然景观同样优越的新明半岛,依旧坚持“平民路线”。

  今年4月初,新明半岛推出176套房源,引来了1000余组客户预订。房地产调控新政实施后,新明半岛逆市热销,5月第一周其成交量占整个余杭区销售量的37%,最终成为上半年整个余杭区的成交套数冠军。

  本月,新明半岛即将推出的雨径轩7号、8号楼共108套房源,均为88平方米的实用刚需户型。虽然面积不大,但细节亮点很多,譬如卫生间内留有放置浴缸的空间,放个1.5米长的浴缸还是绰绰有余的;朝北的开窗,实现了每个空间的全明,通风透气,避免了卫生间的潮湿。面宽3.9米的客厅,连通面积5平方米以上的全景阳台,再加上超宽的楼间距和中心花园景观,未来的业主大可以坐在阳台上看着室外的绿意葱茏,让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煞是惬意。

  在均价每平方米上万元的同地段的同类产品中,新明半岛的销售价格每平方米要低800-1000元。据楼盘销售部透露,本次推出的88平方米户型,首付最低只需23万元。

作者: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