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企业·楼盘
润和•信雅达国际摘得“中国名盘”大奖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12月03日 15:25:01 星期四  来源:杭州网

11月30日至12月2日,第十届中国住交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馆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杭州滨江区的润和•信雅达国际摘得CIHAF住交会“三名”大奖,成为大赢家。

CIHAF住交会“三名”(即名人、名企、名盘)大奖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最高荣誉,被公认为是“中国地产的奥斯卡”,那么润和•信雅达国际到底靠什么征服了“中国地产奥斯卡”的评委们呢?  【项目资料

据了解,本次“三名”评选中,CIHAF2008年度“中国名盘”大奖入围标准高,要求项目规划设计、建筑、环境、智能化等方面个性鲜明,产品具备创新特色;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材料,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物业管理水平高,有独特的社区文化,公众口碑好等等,所有这些标准对楼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润和•信雅达国际经历评委会专家层层严苛审视最终夺取大奖,实属难能可贵。据润和•信雅达国际开发商杭州信雅达置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包括国际创意中心、商务大公馆、休闲商业三种物业形态,作为一个全新的商务复合体,信雅达国际带来的,将是一种开创性的商务模式,它将办公、商务、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融于一体,满足商务层峰人士全方位的需求。

据“三名”大奖评选委员会相关人员介绍,润和•信雅达国际此次能够获奖,专家组看重的,也正是信雅达国际着力打造的——“全线江景、滨江至高点、商务复合体”。

润和·信雅达国际效果图

全线江景,商界江山信手指点

显然,江景不是高端商务必需的条件,然而,依托大江,拥有全线江景显然更能彰显商务的品质与档次。润和•信雅达国际北对钱塘江,拥揽全线江景,与江岸仅仅咫尺之隔,视野所及之处,世人眼中浩淼开阔的钱塘江仿佛成了信雅达国际的“内河”,如此景致,怎能不催生商界精英开疆拓土的勃勃雄心;北岸群楼此起彼伏,城市繁华景观了然在目;脚下是滨江绿化走廊,沿着钱塘江奔流的脉络,如一条绿色长龙,蜿蜒变幻;东面则公园静立,景致秀丽,为高端商务生涯平添众多乐趣。

占位滨江制高点,无愧杭州未来新地标

润和•信雅达国际位于滨江区CBD核心地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作为杭州新兴的都市核心商圈之一,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总部经济正在滨江区CBD蓬勃兴起;滨江区内交通道路网宽阔畅通,项目与钱塘江四桥仅约1000米,驱车20分钟可轻松到达机场及市中心,地铁站随时伺于左右,确保商务人士路路畅通;距滨江区核心商业项目——星光大道仅约800米,依靠步行便可尽享其15万方大型商业配套。做成一笔大生意,有时不只需要非凡的谋略,一杯适时的咖啡和优雅的商务氛围也许会在关键时刻帮上大忙。

润和•信雅达国际建筑168米的入云高度傲视钱江两岸,当之无愧成为滨江地区的制高点。未来这里还将聚集国内外众多品牌企业与资金雄厚的业主入住,相信届时,润和•信雅达国际在滨江不仅以建筑高度问顶,更将以财富气质在杭城未来商务模式中问鼎。

全新商务复合体,领衔时代新商务

润和•信雅达国际是由商务大公馆、国际创意中心以及休闲商业组成的商务复合体,与一般商务复合体不同的是,它绝非几幢建筑物、建筑形态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城市精粹生活元素的高度复合。它以面向世界的姿态,将“商务复合体”一词重新诠释: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对时间成本的压缩,对多种产业的整合,一切都是为了寻找商务生活形态的“最优解”:在这里,加班可以如此惬意,会晤可以如此舒适,聚会可以如此尽兴,新的创意和热情源源迸发……这样的“矩阵化商务生活”才是上层人士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效率至上的时代,许多企业家都已自觉地将工作融入生活,在多重角色和身份之间不断切换,因此更需要跳脱出枯燥、单一的办公环境。润和•信雅达国际由此应运而生,拥有四层休闲商业、五星级酒店服务等鼎盛配套的互动和支持,企业家可以在办公与休闲间游弋自如,尊享一个属于自己的“商务主场”。

获得全国性大奖,只是润和•信雅达国际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