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商业地产搞“自持” 去二线城市抢地盘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1月16日 08:36:06 星期三  来源:重庆商报

  近日,世联地产(002285)发布了包括万科、保利、龙湖、绿城中国等24家主流开发商2013年发展策略。将各家房企公开内容汇总到一起通读,你会发现两个关键词:“商业地产”和“二线城市”。

  “外来主流房企吞噬着市场份额,本土房企在资金、品牌影响上都有差距……”昨日,我市某房企营销总监告诉记者。主流房企的动态也实实在在牵挂着本土房企的心。

  “弱肉强食”的竞争面前,重庆本土房企也在“被迫”转型。

  加大商业地产“自持”

  记者统计发现,像万科、保利、龙湖、金地集团(600383)等9家房企,会将商业地产作为2013年开发重点,尤其是“自持”比重还在加大。

  以龙湖地产为例,报告显示,未来5~15年,龙湖地产将商业地产的收入提升至100亿,并将利润从原来的5%提升至30%;未来3年每年都有至少1个区域购物中心开业。

  而华润置地也将商业地产自持项目对公司总盈利的贡献率,从目前的20%逐步提高为40%。

  对于主流房企加大对商业投入,本土房企一方面不敢放弃商业,但苦于实力差距,在商业“自持”上也不敢像主流房企那样“霸气”。

  晋愉地产副总经理王加利说,和主流大房企全面自持不一样,晋愉会有一定自持比例,像主力店、旗舰店等公司会自持。

  本土“招架”二线加速

  记者统计发现,绿城中国、招商地产(000024)、恒大地产、花样年等5家房企,都将在2013年加大在二线城市布局。

  其中,恒大地产发展策略将从三四线城市转战二线;而花样年也将持续加大对一二线城市的开发力度,同时将减少对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

  重庆西南大学教授邱道持认为,二线城市处于高速城镇化阶段,供给需求旺盛,加上开发成本较一线城市低,房企为了谋求土地增值,所以纷纷加速布局二线城市。

  而三四线城市过剩风险也给房企心中蒙上了阴影。

  保利地产(600048)董事长余英也曾在微博上表示,“去年销售业绩下降的房企都是被三四线城市拖累的。”

  中指院报告指出,虽然广大三四线城市将加速城镇化,但部分土地供应量明显超过潜在需求的城市面临价格下行风险。

  众所周知,万科、保利地产以“短平快”销售策略闻名天下,本土房企该如何在激烈市场环境下分得一杯羹?

  晋愉地产副总经理王加利直言,“延长产品线,在保证现金流的同时追求利润。”

  在润江地产策划部经理李治看来,只能从产品上突破。李治认为,一是做性价比高的产品,万科、保利、恒大都是做刚性类产品,要拼他们只能从性价比入手,比如赠送面积这块。二是可以往更远的二环去,等待地段升值。

  市场面临

  “大换血”

  住宅受调控,商业好乘凉,2013年,主流房企仍将商业地产当作其开发重点。

  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重庆完成商业地产投资344.51亿元,同比增长40.5%,而供应还在进一步加大。据统计,预计中国购物中心将以每年300家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中国购物中心总量将达4000家。

  不过,随着商业供应量的激增,空置率将会加大。

  以各地购物中心空置率衡量,表现最好的是杭州,仅1%。最差的是沈阳,空置率高达24.3%。而重庆的10.9%排在居中的位置。

  “商业不能仅看数据,应该更看重现实。”王加利直言,总体来看,当前二线城市的商业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整个社区中心型商业,随着城镇化进城加速,当前商业的档次、地位、辐射能力都严重不足,需要提档升级。

  2013年主流房企将商业作为开发重点,商业市场上将面临新一轮的整合,低档次的被淘汰,整个商业的档次将会提升。

  李治也表示,“商业不是人人能玩,要玩商业地产必须‘招商先行’,这样才会有市场号召力,万科、龙湖等主流房企依托其品牌招商优势,强者越强。”

  另外,随着主流房企加大二线城市布局,“寡头时代”也在加速到来。

  王加利告诉记者,“主流房企加大在二线城市的布局,对本土房企肯定是有冲击的。今后将是一个大型房企和小型特色房企并存的时代。”

作者:李强 编辑:张梦婕
更多>>  
15个最佳异国养老胜地 
 
"世界末日"盘点全球 ... 
 
汪小菲否认张兰失踪 ... 
 
杨幂承认将与刘恺威 ...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