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买房抢占“入场券”9个平方不嫌弃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7月11日 09:45:06 星期三  来源:人民网

  放着大面积的舒适房子不住,花高价在热点小学附近买个不到10平方米的学区房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10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小学报名刚结束,就有家长提前三年半购买学区房。尽管楼市较冷,但学区房却是热潮不退。

  现象买学区房,提早三四年动手

  小学报名刚刚结束两天,65岁的王先生就开始为两岁的孙子上学做打算。王先生家住四方,但一家人都想让孩子来市南上学。为了这个事儿,连日来,王先生在市南区看了不下5处房子。

  “这不都是为了孩子呀,放着大房子不能住,要来这边买个小房子住。”王先生打算买一个五六十平方米大小,价格在100万元以内的房子。“最好是能住人的,这样我和老伴就能在市南照顾孙子,儿子和媳妇继续住在四方,等周末我们就带着孙子一起回四方住。”

  面对孩子的上学问题,在众多市民看来,买学区房就是为了给孩子买一张就读好学校的“通行证”。像王先生一样,提早三四年下手购买学区房的还不在少数。

  10日,在市实验小学附近的青岛爱家房产中介里,另一名家长王先生就和中介成交了一套56平方米的学区房,价格130多万元。王先生家住南京路附近,原本有一套近100平方米的房子,但为了孩子上学,他把南京路的大房子卖掉,来江苏路附近买了个学区房。

  “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价格贵点,委屈自己,我们也得买啊。”市民刘先生的儿子将在2014年上小学。一周前他花92万元在龙口路买了一套38平方米的房子。“说实话,这个房子也不能住人,到时候孩子在这边上学了,我就准备把房子卖掉。”刘先生如实说。

  调查楼市冷,学区房逆市升温

  从去年以来,岛城楼市就不怎么景气,而学区房却是一枝独秀,有家长戏称为“孩子们的刚需”。10日,记者采访市南区中、东片多所热点学校周边的房产中介了解到,即便是楼市淡季,但学区房受的影响依旧很小。与同区域楼房比,学区房的成交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青岛爱家房产就在市实验小学正对面,是一家专做学区房销售的房产中介。公司经纪人孙进称,每年他们的工作人员只需在办公室里等待客户上门咨询。

  孙进介绍说,与普通地区房子比,学区房的价格要高出很多,有的尽管只有一墙之隔。“市南区中部是老城区,60%的房子都是1949年以前建的,也没有高层。1990年以后建的房子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房源非常紧张,供不应求。”孙进说,在江苏路、太平路、文登路周边,学区房的价格最低要1.8万元/平方米,高的要3.5万元/平方米。尽管这些房子价格高,环境差,但一点也不愁卖。“前两天有个家长看中了一套13平方米的房子,现在正在交谈中。”孙进说,不久前还有家长为给孩子落户,买了个9平方米的房子。

  在大学路附近,记者采访多家房产中介了解到,大学路小学周边的学区房价位也都在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不过,也有中介老板称,受整个楼市环境的影响,以前两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现在一万七八也能成交。

  声音教育资源待均衡

  据了解,许多家长买学区房只是为了孩子入学,并不长期住在里面。由于老城区房子建成时间较久,居住条件比较差,很多家长都是来回两地跑。周日到周四,一家人在学区房住,周五一家人又回原来的房子住,这种现象在热点小学周边已不再新鲜。

  家长“孟母三迁”,都是为了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其实,买学区房不仅能让孩子上好小学,关键是能上到个好初中。”家长王先生坦言,尽管他知道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并不代表孩子成绩一定能好,但是上了中片小学,就意味着能上个好的初中。上了好初中,考上好高中的机会就多些。“说白了,我们家长委屈那么多,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说到底还不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很多购买学区房的家长说道。

  对此,青岛市政协委员朱广君认为,要真正给学区房降温,还应从改变区市之间教育资源不平衡入手。

  朱广君建议,各区市之间不妨试着进行校长和骨干教师的轮岗交流,使名校优质资源得以有效辐射,而不是集中在仅有的几所热点学校。至于如何让教师积极参与轮岗交流,朱广君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校园环境,从而吸引优秀教师积极参与跨区流动。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更多>>  
刘璇奉子成婚效仿李 ... 
 
世界10个最大顶级建筑 
 
芙蓉姐姐遭劈腿离婚6... 
 
陈强病逝往日家居照曝光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