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新华网:房地产调控决心未改方向不变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7月04日 08:43:27 星期三  来源:新华网

  日前,有关河南多部门联合出台政策“微调”房地产的消息引发强烈关注。虽然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澄清了相关传闻,但结合此前多地区在房产调控上不断出现的“小动作”,人们对历时一年半的“最严”房地产调控措施是否见底回调的疑虑不断上升。

  就在市场上传言纷纷之时,6月下旬,银监会、央行、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在一周之内密集发布澄清信息,廓清市场传言,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与此同时,国土部对闲置土地也出台了新规。种种迹象表明,虽然地方政府“微调”楼市有冲动,但总体而言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基调并未改变。

  不可否认,作为具有极高行业关联度的房地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其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曾经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进入2012年,随着“稳增长”目标的提出,在传统发展惯性的影响下,很多地方政府重新开始打起了房地产的主意。事实上,在河南楼市调控“微调”消息传出之前,全国各地已有接近40个城市从不同程度调整了自己的房地产政策,其中有些城市甚至尝试突破“限购”的中央调控底线。

  “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稳增长”目标的实现要以动摇房地产调控为代价。在今年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同时,中央也强调了“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基本精神。房地产调控政策仍然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和贯彻,这既是中国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问题,在房地产高速而又畸形的发展背后,暴露出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地方政府对于投资拉动和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客观上催化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膨胀;通胀预期的增加、投资渠道的狭窄,诱使大量资金涌入回报率较高的房地产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保障性住房的“短腿”,房价的飙升,又使人们普遍陷入了靠买房寻求“安全感”的恐慌状态……

  力度空前的房地产调控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台的,在限购、限贷、加快保障性住房等等有力措施的背后,既包含着打击房地产投资、投机,稳定市场情绪,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短期市场目标,又包含着建立双轨制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减轻国民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促进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长远战略。

  随着刚性需求的释放,全国楼市目前正进入一个回暖的市场周期,房地产调控也随之进入了经受考验的关键阶段。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调控短时间内也许不会出台更严厉的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进入了尾声,房价离“回归合理水平”仍有距离,房地产市场也尚未真正达到健康、稳定的发展目标。坚持,并向更深层次推进房地产调控,仍然应当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旋律。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更多>>  
芙蓉姐姐遭劈腿离婚6... 
 
陈强病逝往日家居照曝光 
 
曝杰克逊旧居有鬼 
 
刘欢20岁女儿刘一丝 ...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