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十大龙头房企买地金额仅占销售额1成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7月02日 09:27:04 星期一 来源:证券日报 |
2012年上半年,30家品牌房企中17家销售额同比实现上升,以价换量方式使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了近1成 作为调控以来效果最为明显的一段时间,2012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也让众多开发商再次有了“寒冬”的感觉。虽然依靠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营销策略、加大推盘力度等手段,大部分品牌房企仍实现了销售业绩的稳步提升,但其在土地市场上的表现却与此前几年大相径庭。 6成品牌房企业绩实现增长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的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30家品牌房企中,中海、保利、华润等17家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实现上升,融创、世茂等企业销售额更是同比大幅提升50%以上。 万科的业绩虽然较去年同期小幅下调,但仍实现销售金额622亿元,销售面积603万平方米,继续保持龙头地位;而中海地产完成全年目标近8成;保利地产也首次实现半年销售500亿元,完成了目标的62.5%;另外、绿地、恒大、万达、世茂、绿城等14家企业销售额也突破了百亿元。 中指院的报告还以万科、中海、保利、恒大等十大品牌房企为代表,进一步分析房地产企业2012年的销售变化态势:1-2月份,受春节小长假与政策调控的叠加影响,楼市陷入历史性低点,代表房企成交量在低位徘徊;3-4月份“两会”召开,中央进一步明确态度,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鼓励刚性需求,在此背景下,“以价换量”成为市场共识,代表企业纷纷调低销售价格,业绩实现明显回升,连续两月销售额均在50亿以上;而5-6月份,十大代表房企进一步加快推盘节奏、加强促销力度,业绩环比均大幅提升。 买地金额仅占销售额1成 不过,面对调控的持续进行,品牌房企拿地投资仍然谨慎,拿地与销售比持续下降。2009年,十家代表企业拿地面积与销售面积比为2.24,拿地金额与销售金额比为0.84。2011年,拿地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下降到1.51,拿地金额与销售金额比降至0.27。2012年上半年,拿地面积与销售面积比进一步下降至0.69,拿地金额与销售金额比降至0.12。 对此,中指院的报告认为,虽然二季度部分市场销售转暖,但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依然保持不变,导致开发企业仍然以保证现金流安全为首要目标。 资料显示,2012年上半年,十大代表企业拿地面积共17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40%。其中龙湖新增土地208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3%;而恒大上半年拿地647万平方米,占十家房企新增土地的37%;万科则新增土地储备243万平方米。与上述三家房企相比,世茂、绿城去年同期分别拿地238和507万平方米,今年重心将放在去库存上,上半年皆无新增土地储备。从代表企业来看,高周转型企业在整体低迷的土地市场中表现更为积极,在土地投资中更具资金优势。 缓解资金压力成首要任务 在减少拿地的同时,品牌房企在2012年上半年纷纷创新融资渠道,争取资金注入。1-5 月,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为34171 亿元,同比增长5.7%,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分别同比上升8.5%、16.3%,从品牌房企的融资方式来看,1-5月,国内银行贷款、信托融资、债券、股权融资等均有涉及,尤其是海外银团贷款成为大陆在港上市房企的重要选择,华润、中海、龙湖等均采取此种方式获取资金支持,以保证现金流的安全。 此外,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合作拿地、合作开发成为品牌房企规避风险、稳健发展的重要方式。 同时,海外开发也成为部分品牌房企的又一选择,万达、绿地等企业纷纷投资海外市场,万科表示下半年将成立海外事业部,首先考虑投资美国,国际化或成为品牌房企未来长期发展的方向之一。 报告指出,2012年下半年,随着降息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各地方继续局部刺激政策的加大,刚性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会有更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降价促销的营销策略,这些都将再次刺激市场的销售。 |
作者: 编辑:袁芳 |
上一篇: 李克强: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