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中国楼市2011年将调控持续 着力化解难点焦点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12月21日 10:04:47 星期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南退休矿工陈新年在自家小院挖了一个40平方米的“地下房间”;北京78岁老人黄日新建造了8间“胶囊公寓”;北京某设计院员工建造了一个内部空间不足2平米的“蛋形蜗居”……当一些无力购房者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实现居住梦想时,从2010年1月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也掀起了一场史上最为密集的宏观调控和最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从今年1月份“国十一条”开始,2010年房地产调控疾风骤雨般地展开,“国四条”、“新国四条”、“国十条”,提高首付门槛、“三套房停贷”、“限购令”、“限外令”等,力度之猛前所未有。在一系列政策密集调控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7%,已是4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同比回落,且回落趋势有所加大,国家三轮调控政策的影响效果进一步显现。

  “国务院指出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从这个角度说,4月份‘国十条’出台后,房价比较平稳,调控成效明显,但由于调控的目标不明确,社会并不满意。”中国房地产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底曾指出,“保持房地产价格的合理和稳定”,这应该作为房价调控的标准,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调控应追求合理价位。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25亿平方米,而房屋竣工面积4.85亿平方米,房子卖的比盖的多了3.4亿平方米,供不应求态势明显。顾云昌说,从2005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也是房价一路上涨的原因。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矛盾是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而且住房供需结构不合理。因此,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本办法,只能是增加住房供给,特别是增加保障房的供给,同时坚决抑制投机性需求。

  而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保障房建设的缺失,更加剧了住房紧张的矛盾。尤其是2003年后,住房保障范围趋窄,中低收入家庭被推向市场,但市场中却没有合适价位的住房提供,成为买不起又不能享受住房保障的“夹心层”。顾云昌说,随着房价的大幅上涨,“夹心层”的队伍越来越大。这也正是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矛盾的焦点和热点。

  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今年全国土地供应量明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空前。今年国家确定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580万套。住建部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加上2009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及棚户区改造的330万套。也就是说,2009-2011年中国保障房建设总量将近2000万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可以预期,2011年中国将继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继续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同时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顾云昌指出,解决住房问题,一方面要改善供应结构,加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加大保障房的建设,更多地生产能让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的住房。此外,还要拓宽和疏通高收入者的投资渠道,让钱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