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投资首选房地产,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破解这个悖论和宿命,尚需多管齐下。比如,公共管理部门对于物价的控制力度和手段再给一点力,别让老百姓手里的那点不多的钱“毛”的那么厉害;比如,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什么依然不能改变房价上扬的趋势,不能改变老百姓的心理预期。所谓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真的都落到实处了吗?
不断高企的CPI导致我国已经连续8个月实际利率为负,居民手中的钱正在寻找更多的增值渠道,而房地产投资再度成为居民的投资首选。15日,央行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6.1%的受调查居民在投资方式上首选房地产。这也是近年来“更多投资”首次取代“更多储蓄”,成为居民第一选择。
不但是老板,扭曲的房价,已经使很多人将买房作为一种投资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因房致富”的鲜活案例,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因房致贫”的房奴。“我没有余钱、更没有存款,真幸运,省得为保值犯愁!假如我也有钱,我确实首选房地产。”———一个网友的心声,可以说是对这则新闻一个最好的注脚。
一方面,老百姓都在痛骂房价高得离谱,一方面,却又有如此之多的人在投资上首选房地产,这真的是一个悖论。为什么?因为房价一直在涨,而且今后还会涨,一定会涨,这是“首选”的一个心理预设。确实,当前CPI疯涨,物价使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毛”的境况之下,钱毛,老百姓的心里也发毛,与其放着钱在银行里“贬值”,还不如拿出来投资升值。而这样,就势必反过来对高房价推波助澜,又添了一把火,给了正处于调控中的房地产一剂强心剂。一边骂,一边投资,使房价继续高企,然后再骂,这不正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了么?这种情况下,房价怎能下得来?万一下得来,倒霉的不还是这些“首选”的投资者么?
物价依然在上涨之中,CPI上月已经破五,钱越来越毛。于是,“更多投资”首次取代“更多储蓄”,成为居民第一选择。所谓的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已经持续了近一年之久,但是这并没有改变老百姓对房价继续走高的心理预期。于是,房地产———这个最让人“憎恶”和“痛恨”的产业,成为“更多投资”的第一选择。这就是民生在通胀时代不得不作出的最矛盾的选择,这就是民生在通胀和高房价时代的一个宿命。这个滑稽的宿命选择和悖论之中,隐含了民生之多艰,但同时更蕴含了更多的风险和危机,这不单是居民的投资风险,还有房地产业的风险,整个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危机。这才是最让人担忧之所在。
总之,居民投资首选房地产,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破解这个悖论和宿命,尚需多管齐下。比如,公共管理部门对于物价的控制力度和手段再给一点力,别让老百姓手里的那点不多的钱“毛”得那么厉害;比如,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什么依然不能改变房价上扬的趋势,不能改变老百姓的心理预期。所谓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真的都落到实处了吗?比如,如何促进共享,增加公共福利,提高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让老百姓敢于消费,敢花钱,而不是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将手里不多的钱搞什么投资,来给让自己深受其害的房地产业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石敬涛
|
作者:石敬涛 编辑:张梦婕 |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