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城市不断涌现的高价地块让国土部出手,然而缺乏问责的单纯报备措施能否阻挡高价地块的诞生遭到业内质疑。前日晚间,国土部发出通知,要求坚决防范受多种因素驱动的岁末年初放量供地,对于出让的高价地块需及时上报国土部报备。
根据通知,总价或单价创历史新高的地块,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在成交确认书签订或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两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填写房地产用地交易异常情况,上报国土部和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这个政策出台本身就表明了国土部对于稳定地价这样一个措施还是希望能够严厉执行的,但只有报备措施没有问责或者处罚措施,恐怕最终效果不太好。”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看来,国土部此番再度强调抑制地价过快上涨,主要是源于近几个月来在杭州、深圳、武汉等城市再度出现高价地块,引发国土部的担忧。
“从去年开始,各大部委中国土部出的文件最多,但是有些措施和政策是反复重申和强调,只具有警示、告诫的意味,表明了政策落实难度是很大的,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21世纪中国不动产集团市场总监林蕾认为,只有报备的政策对各地土地出让行为的直接影响只有一个:暂停可能出现高溢价的地块出让。“这跟行政干预物价的行为相似,短期来看地价会直线回落,但长期看却要付出商品房供应‘被减少’的代价。”
为此,林蕾建议,在不改变土地招标挂牌拍卖制度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切实让利。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招标地块的数量,但定标环节应在事后公开,以防止暗箱操作;另一方面应尽早公开囤地炒地的黑名单,将囤积的土地尽早形成供应。 |
作者:齐琳 编辑:张梦婕 |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