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退休高官任地产公司高管被查 任职审批有漏洞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12月17日 09:35:26 星期五  来源:京华时报

  一名香港高级公务员,退休后获邀出任地产公司高管。因其从事过7年地政、房屋管理工作,他的新“饭碗”备受关注,特区立法会专责小组进行特别调查。12月8日,耗时两年、花费1750万港元的特别调查在香港完结。调查组认定,前政府地产和房屋事务高官梁展文,退休一年多后拿高薪“再就业”,审批程序存有漏洞。

  退休高官“再就业”仅17天

  舆论质疑梁展文新职务系量身定做,有利益输送之嫌。

  一份普通人事任命,推出仅17天,便告“夭折”。当事人梁展文,1999年到2006年间,出任特区屋宇署署长、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和房屋署署长职位,2007年1月退休。2008年8月,香港一家知名地产公司宣布委任梁展文出任执行董事及副董事总经理,负责中国内地业务,年薪高达312万港元,并有权收取红利。

  任命一经公布,质疑声便不绝于耳。服务政府39年的梁展文,曾参与制定和执行特区房屋和土地政策,并与发展商谈判过地产项目的补偿地价及回购事宜。其中,在红磡一处地产项目中,政府以低于市价的8.64亿港元,将业权转让给两家开发商,其中就包括邀请梁出任公司高管的这家公司。因在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梁展文被疑贱卖政府资产。他退休仅一年半后,就到这家地产公司任职,舆论质疑新职务为他“量身定做”,等同于“延后回报”,有利益输送之嫌。

  地产公司发表声明,称梁的职责为管理在内地的地产业务,不涉及香港业务,所以其过去在政府的工作,与现职不存任何利益冲突。但在各方压力下,仅仅过了两个多星期,公司还是宣布与梁无条件提前解约。

  调查认定任职审批有漏洞

  特区立法会召开23次会议、81次讨论会,最终出炉400多页调查报告。

  任命虽然中止,然而公众质疑声日炽。2008年12月,立法会依照“特权条例”对事件展开调查。为了尽最大可能消除公众疑虑,特区立法会进行了详细而谨慎的调查,先后召开23次会议,传召24人作证,此后是81次讨论会,报告才最终出炉,成文报告达400多页。

  香港公务员人数超过16万,其中1200多人位列“首长级”,梁展文属于“首长级”最高的第8点“薪级”(共有1—8个薪级,8点为最高,也写作“D8”)。按照特区政府的规定,该级别的官员退休后一年内为“禁制期”,俗称“冰河期”,不准加入任何商业机构。另有3年“管制期”,高官如果在管制期内工作,必须经“离职公务员就业申请咨询委员会”审批,委员会完成讨论会向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提交建议,最终才决定是否核准。

  在接受聘任之前,梁于2008年5月依程序向公务员事务局提交申请,7月获批。申请书先后由公务员事务局、运输及房屋局等部门多位官员把关,最终由公务员管理机关——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审批通过。调查报告认定,审批时存有漏洞,6名官员对梁的公司任命与资历中存在的利益关系“认识不清”。

  与此同时,调查报告还就政府高官离职提出23项改善意见。

  对梁的“再就业”深入调查,确实可以解开公众疑惑。律师崔先生指出,公务员退休后“再就业”制度厘定得愈详尽,对公务员、对社会愈有利。尤其是调查委员会建议,将公众怀疑涉及利益回报列作评审原则,务求堵塞可能的漏洞,确保公务员的“清誉”。

  曾荫权表态改善规管机制

  香港特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就事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及质疑向市民道歉。

  调查报告出炉5小时后,特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俞宗怡会见记者,就事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及质疑,再次向市民道歉。她表示,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研究如何改善条例,避免日后发生同类事件。

  行政长官曾荫权也发表声明,承认公务员事务局审批高官离职申请有所不足,会指示该局日后更为审慎,并研究及考虑报告提出的改善意见,尽快改善现行规管机制。

  “就高官离职后再就业提出规管建议,不是要剥夺公务员离职后再就业的权利,只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市民产生疑虑,对公务员队伍失去信心。”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

  实际上,作为16万公务员的管理机构,特区公务员事务局对于公务员聘用、薪酬体系、纪律规管都做出安排。公务员退休后的去向也有协助政策,如普通的公务员,在退休后从事政府以外的工作,政府劳工处就业科的就业中心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每个就业中心均设有专柜为50岁或以上的求职人士提供服务。高级公务员,在符合既定程序前提下,也可顺利实现“再就业”,但多了“个人不得直接或间接参与竞投任何政府土地、物业、计划、合约或专营权”等限制条件。如今,对梁展文事件的调查,又为规范公务员离职行为加入了公众知情权的内容。 据《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