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开发商争搭"末班车" 北京一周13个楼盘"逃亡"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12月06日 17:36:14 星期一  来源:法制晚报

  为了躲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不少开发商开始疯狂搭载“末班车”,赶在政策执行前拿证入市销售,导致12月首周就有13个项目取得了预售许可证。业内预计,这是年内新盘上市的最后一个“春天”。

  开盘增

  13个项目扎堆拿证躲过监管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12月第一周,京城共有包括远洋新悦、K2 清水湾在内的13个项目先后取得了预售许可证,共计供应4587套商品住宅期房,虽然供应项目的数量没有11月最后一周多,但13个项目也绝对算得上今年以来周供应量的小高峰。

  而这13个项目大多集中在房山、通州、顺义,城区内供应量基本为零。远洋新悦虽然位于朝阳区管庄,但其提供的531套房此前已被某大单位团购,所以对市场上的“散户”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这13个项目均为12月1日预售资金监管新政实施前申请的,目前尚未有项目成为受到资金监管的项目。

  均价涨

  五环外开盘均价仍超1.94万

  公开数据显示,这13个项目的预售均价为18292元/平方米,而其中位于延庆的一个项目把整体均价拉低,如果刨去延庆县的这个项目,剩下12个项目的预售均价则达到了19424元/平方米。也就是说,目前五环以外的开盘均价仍逼近1.95万元/平方米。荧灿地产总经理顾辰天表示,这表明北京房价未见明显下调。

  记者发现,位于通州区的K2清水湾新开的楼座竟然将预售价定在了2.8万元/平方米以上,环比之前在售的项目2.5万均价来说,再次上涨了3000元。

  尽管新入市项目价格高企,但新盘库存增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截止到12月4日,全市未售商品房库存为106576套。

  继去年9月商品房住宅库存跌下10万套后,商品房库存持续下调,今年大部分时间均低于9万套,而经过11月底的集中供应,住宅库存终于再次回升为10万套以上。

  看未来

  12月中旬后 新盘量减少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对业内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昨天晚上,金隅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而所谓的预售资金监管就是将购房者缴纳的定金以及首付款存入指定银行,该款项只能用于本项目的建设,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拆东墙补西墙”,把购房者的钱拿来拆借给开发商的其他项目,或者作为企业的现金随意“流动”。这对于资金为王的开发商来说无疑扼住了其供血通道。

  业内预计,12月中旬之后,随着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的全面落实,全市开盘量会有所减少,这一情况将至少持续到春节前。

  说房价

  “限购”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楼市

  未来新盘供应量短时间减少以及开发商资金流动受限是否会对房价产生巨大影响?明年起货币政策从宽松转为稳健是否会“双管齐下”遏制房地产市场?

  对此,荧灿地产总经理顾辰天分析认为,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对于中小房地产企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但经过去年和今年以来新盘销售的顺畅,大中型开发商资金并不存在紧张的情况,对于主营普通住宅的开发商来说,资金供应仍处于正常状态。

  另外,虽然明年货币政策要改为“稳健”,但关键还是要看明年总信贷额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总信贷额度与今年相当,那么对于开发商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对于业内普遍预计的明年频繁的加息问题,顾辰天认为,加息对遏制购房需求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如果房价稳定或者略有上涨,每月多还一两百元的利息不足以影响购房者的需求。

  另外,今年很多金融政策都是在“限购”,也就是遏制购房需求,这对于楼市来说是治标不治本,购房需求仍然存在并且长期存在。顾辰天和张大伟均认为,限购不是根本办法,增加供应依然是楼市调控的最关键问题,“只堵不增供”的调控在通货膨胀大背景下难以发挥作用。

作者:张媛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