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排队等待开发贷款 资金链重压逼房价就范 |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11月17日 10:28:10 星期三 来源:燕赵都市报 |
日前,有传言称,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在10月底已停止了新增开发贷款审批,本年度内不再给房地产开发商发放贷款。记者也就此事采访了我省相关银行,虽然银行人士表示,开发商贷款仍在正常审批,但是他们也坦言,已经积压了许多没有放款的项目。 贷款正常审批放款遥遥无期 记者致电我省四大行的时候,信贷部门都对记者表示,“该业务还在正常开展”,但是也明确对记者透露,“开展是开展,但是放款周期就相对比较长了”。 更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业务表面上还在正常开展,但实际上,好多符合条件的贷款都批了,一直都放不了款”。 这位人士表示,四行大其实都积压了大量的这种“已批待放”的开发商贷款,“这种贷款都已经做完了抵押品评估,已经上了银行内部的审贷会,领导也都批了,可以说所有流程都走完了,就是放不了款,有的已经积压了几个月”。 据透露,就一家银行而言,全省的这种贷款都已经积压了超过100亿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临近年底,额度方面确实紧张;另一方面,就是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一轮紧似一轮,银行的放款就更加谨慎了”。 相比较而言,以前一直被排挤在贷款对象外的中小企业贷款,目前却是一路绿灯,比开发商项目贷款审批和发放要顺畅许多。 多利空夹击开发商“钱袋子”饥饿开发商四处“觅食” 实际上,不仅是开发商的正常项目贷款难以发放,以前曾经通过“银信合作”为开发商变相贷款的这种“表外贷款”,也就是不计入银行信贷规模的贷款形式,也早已被监管层叫停。 而对于银行而言,还有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利空政策高悬,央行年内已经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些存款准备金的拨备也在一定程度上逼仄了银行的放贷空间,而这种利空势必直接传导给开发商。 而在销售回款层面开发商面临的处境同样堪忧。包括我省廊坊在内的许多地区叫停了外来购房者的贷款申请;而此外,第三套房房贷已经全面叫停。多项利空政策的夹击之下,开发商处境窘迫,不少开发商开始多渠道募集资金。 “我们新项目现在很缺钱,但是银行贷款迟迟批不下来,我们最后选择了用旧项目的底商,向一些投资公司贷款,虽然利息很高,月息达到了一分八,但是没有办法,这是病急乱投医了”,采访中,省内某开发商向记者透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钱袋子”收紧,开发商的资金链已经紧绷,许多财力不足的中小开发商已经无力再去拍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再严控银行信贷,相信明年很多中小开发商将面临生死存亡之战,房企重新洗牌或将在明年来临。 全年或不超7万亿元明年额度或依旧紧张 而种种迹象表明,明年开发商的信贷环境并不乐观。 “明年的信贷额度无疑不会再如此宽松,地产行业的调控也依然会持续。”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尽管此前央行曾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随着CPI的持续走高,控制通胀将是明年的重头戏,与之相配合的必然是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从近日央行一连串的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回收央票等一系列紧缩手段就可以看出来,明年严控信贷增量将成为必然。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发表研究报告称,在防通胀的调控预期下,可以预见我国将持续经历政策密集期,估计明年信贷投放难超7万亿元。资料显示,今年年初确立的全年信贷投放目标为7.5万亿元,从目前情况看,全年信贷投放会高于年初的设定目标。 地产调控“寒风阵阵”资金链绷紧开发商或降价 此外,还有被称为继“9.29”新政后的“三次调控”政策非常值得关注。 9月底,国家七部委发布了房地产调控新政“国五条”,在政策落实、信贷、税收、供给、市场秩序等5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配合这一政策,近日,包括北京、深圳、成都、浙江等省市陆续正式出台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收存商品房预售资金,且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全部存入由银行监管的专用账户,保证预售资金优先用于工程建设。此政策预计将于12月初全面执行。 分析人士认为,若此政策将来真正执行,对于有几个项目在同时开发的开发商而言,以往在现金周转上‘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采取降价策略可能会成为各大开发商的应对措施。 |
作者: 编辑:张梦婕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