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房限购迟迟不落地 楼市调控是温水煮青蛙 |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11月10日 10:08:36 星期三 来源:现代快报 |
暂时限制购买第三套住房。只有这一句话,不知道实施时间,也不知道这“第三套住房”是居民家庭所有现有住房加起来计算,还是不论以前有几套、每个家庭都可以新买二套但不能新购第三套?距离10月12日南京版“限购令”发布已经29天过去了,三套房细则就这样成为了年末南京楼市当下第一大“悬案”。不过,记者发现,在这种利剑当空的情形下,南京楼市却出现以前许久不曾出现的推盘潮,大户型、高档房纷纷开闸。 有人说,“温水煮青蛙”不失为调控楼市的一个新策略。 三套限购令如何界定现分歧 南京限制购买第三套房其实是限制“新购第三套”,而不问原来购房人已有几套!近日,一条有关南京三套房限购令很可能放宽的消息在南京楼市传得喧嚣尘上。 从10月12日南京市公布了楼市限购令至今快一个月了,有关第三套房的界定迟迟没有出台。细则迟迟没有出台的原因被归结于:媒体误读了该政策,导致南京和深圳一起被归入全国楼市限购令最严的两城市,使得政策研究部门骑虎难下。“原先南京是想限制新购第三套的,哪晓得政策一出来,南京几乎所有媒体都认为是每家只允许买二套,已有二套以上的不允许再买。政策先严再松,显然会招致购房人不满,所以细则难以出台。”江苏苏鼎研究所所长宋坚这样告诉记者。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南京工业大学房地产管理系副主任、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吴翔华博士则认为,南京如果真的是想限制新购住房,为啥不直接沿用上海的说法,写上“新购”字样以避疑义?显然从第三套房开始限制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暂不关闸引发高档房买卖潮 政策模糊不清,自然没法执行。记者从华侨路房产登记窗口了解到,目前商品房鉴证、二手房收件都不查购房人之前有几套房。换句话说,目前房产登记部门没有卡口三套房。 而房产登记部门暂不卡三套房的消息早已在开发商间传开。中海、保利、雅居乐等高端楼盘纷纷开盘,10月份南京住宅成交的大户型明显增多。统计显示,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占总房源销售比例的26.61%,环比9月份上涨近9个点。其中,中海凤凰熙岸在月底推出的300套户型半天就去化了八成,除了少量142、172平方米的房源以外,剩下的房源多为100平方米的户型。 细则迟迟不出是在鼓励开盘? 有业内人士猜测:限购细则迟迟不出很有可能是为了给开发商放盘时间,以鼓励他们开盘多卖房。因为二次调控后南京重新严格了房价备案制,这无疑延长了开发商的开盘准备时间。 记者了解到,上周南京主城到房管部门领取销售许可证的楼盘一家都没有,其中大多数都在物价部门报房价备案,“估计下周才能到我们这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商也不敢耽搁开盘。11月份,南京预计有44家楼盘推出9300套房源,在前10个月中,南京成交量最高的10月份也仅仅去化了6835套房源。江宁的城市之光国际公寓、江北的晓庄国际广场、城北的中央上尚城、河西的盛世公馆、凤凰和熙商铺、朗诗绿色街区、保利紫晶山、保利香槟国际、金王府、复地新都国际、江佑铂庭等楼盘都将有所行动,包括山水云房、罗托鲁拉、青溪庄园等在内的别墅产品也将在本月呈现。 ■悬而不发也是一种调控方法 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长张辉表示,综观以往楼市调控,但凡有严厉政策出台,开发商必定是停止推盘,静观其变,“先冷一阵再说,反正就算立马降价也难有起色。实际购房人也难买到便宜房子。”而这一次,三套房细则要落不落,开发商反而抢跑,要抢跑,价格就不可开太高,市场反而出现了量多价平的趋势。年底房源多,又有苏宁睿城(论坛新闻)这样的楼盘带头降价,加上政策“随时可以关门”的威慑力,来自市场和政策两个层面的挤压,开发商的压力不会小。 但细则不出的缺点是,市场信息模糊容易引发开发商甚至是购房人对形势的误判。比如有的购房人担心很快不给买第三套,担心手上现金无法抵御通货膨胀,匆忙选房可能有失盲目,万一再碰上贷款限制,很可能损失定金。 据悉,就目前的南京楼市政策,多数业内人士都赞同以“温和”为主。但这样的“温和”模糊政策究竟会怎样收场?南京网博研究机构负责人孙海认为,在这样的“温和”政策下,开发商和购房人都在小心寻找平衡点。“现在既然有楼盘肯降价,估计肯定这家卖完了再说;如果所有开发商都能把价格放平和,这个平衡就有可能维持到今年底,也有利于缓解年底农民工工资的结算压力。”至于明年,这个政策依旧可松可紧,等到明年3—5月间,如果市场平衡被打破,那就有可能是细则明确或者严格实施的时候了。就好比房产税,这把利剑直接落下未必就比悬而不发效果要好。“温水煮青蛙”也是一种调控方法。 |
作者:杜磊 孙洁 编辑:袁芳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