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问责“大限”将至 公众三大疑惑待解 |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9月03日 16:09:30 星期五 来源:新华网 |
“新国十条”出台后,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政策进一步紧缩,国土资源部清理闲置土地强势问责等。 记者最近获悉,国土资源部今年9月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清理闲置土地工作最新进展。 国土资源部今年6月曾宣布“7月督察,8月约谈,9月问责。”眼下,问责“大限”将至,公众希望通过有关部门的信息发布,了解有关方面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情况。 土地问责会不会“动真格”? 对于即将到来的土地问责,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一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压力极大”。国土资源部日前已约谈部分土地违法严重地区的市政府负责人,挂牌督办一批重大典型案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巡视员张璞表示,“约谈”只是预警,如果大量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国土资源部就可能动用其他手段。即使市政府负责人已经调走了,但如果这个土地违法违规发生在其任期内,同样也要追究责任。国土资源部其他有关负责人也有土地问责“动真格”的表述。 以被国土资源部通报的上海金山区亭林镇5号地块为例,因土地出让时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建设标准及政策尚未明确,闲置已超过4年,属政府原因造成。2010年8月4日,上海市金山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与开发商金山土地整理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土地解除合同,有偿收回该宗土地。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正不断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已收回或已启动收回程序的闲置土地有15幅,已督促开工的有315幅。 眼下,国土资源部之前承诺的问责期限日益逼近,闲置土地查处进度如何?查处问责结果是否会向公众公布?这些问题公众予以强烈关注。 “如果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不到处理,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也会影响到政府的权威和信用,更是对其他遵纪守法者的不公平。”资深地产研究人士杨红旭说,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违法违规的事情,非常重要,这并不仅仅关系着某一个问题能否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而且还会在社会上起到一种示范效应,引发连锁反应。 闲置土地企业名单能否公开? 国土资源部8月19日发布消息称,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上报闲置土地宗数2815宗,面积16.95万亩。此消息一经公布,媒体纷纷呼吁,希望国土资源部能公布相关企业名单,让公众和媒体共同发挥监督作用。 记者就是否能公布闲置土地企业名单向国土资源部多次提出采访要求,但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以“敏感”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公布闲置土地企业有什么敏感呢?”上海市房地产研究人士蔡为民认为,按规定,超过两年就属闲置土地。每一块闲置土地闲置原因可能各有不同,真伪明辨。有些企业不担心被曝光,因为被列为闲置土地的都已超过两年,当时拿地成本低,银行看到低成本土地储备,更愿放贷,对于没有囤地之嫌的企业,近两年土地价格高,银行放贷可能还有顾虑。 “简单公布开发商名单并不切合实际。”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则认为,如果要公开相关企业名单,还应该以违规违法的土地项目为重点,公布未按期开发的原因和处理问题方案,这样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新华社首席经济分析师陆晓明分析认为,国务院要求各地今年6月底之前上报房地产企业违法违规经营的检查处理结果,现在已经进入9月,如果检查结果已在6月底上报,那么至少目前还没有公布违规开发商的名单,更没看到通报哪些开发商被取消了经营资格,这显然不符合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中有关“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的要求。以往有关部门无数次高调下发通知,比如组织检查环保违规项目、节能减排未达标等,但极少见到检查结果的公告。非常希望这次处理结果能够公开。 |
作者:程士华、叶锋、方益波 编辑:郑媛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