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短租房市场火爆 却是打政策“擦边球” |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5月17日 14:36:32 星期一 来源:解放日报 |
世博会给申城带来众多嘉宾,记者发现,一种新的租房模式——“短租”十分“火热”,租价也行情看涨。这些房子,可以按天或者周进行短期出租,号称填补了酒店和租房之间的市场空白,深受市场欢迎。但这火热市场的背后,却暴露出有关政策和监管上的空白。 “短租房”生意火爆 记者从分类信息网站“上海58同城网”了解到,今年2月,其网站的租房版上出现了第一套短租房,位于世博园周边,折算月租金过万元。随着世博会开幕,求租和供租的信息量明显增加。其中,寻求短租的信息量达到60%,“世博短租房”已经是热门词汇。 据了解,短租房的主要客户,是以工作、旅游等原因来上海短期居住的非商务人士。其中不乏观看世博会的游客、在世博园区工作的工作人员、采访世博会的记者等。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申城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短租房。有大量长租改短租、以自住房为租赁对象的“家庭旅馆”,有整体装修过的规模化“日租房”,甚至有仿照“太空舱”的“胶囊公寓”。别看胶囊公寓空间狭窄,但由于日租金只需25元,一推出便全部租完,目前想入住还需要“排号”。 而短租的价格也节节攀升。以世博园区旁的上南花城为例,紧俏的精装短租房,日租金竟高达每天1500元。杨浦等地的日租“家庭旅馆”,日租金也要数百元。相比长租,短租的收益至少能多2至3倍。 住宿模式“两不像” 短租房尽管有个“租”字,但它与出租屋有明显的区别:由于租期短,住户频繁更换,租房者并不要求与业主签订租赁合同,事实上也没有这个必要,业主也无法向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更无法依法缴纳税收。同时,出租短租房更像一种经营行为,与宾馆类似。部分稍具规模的短租房经营者,手中拥有数套房子,供短租的房间有10多个,房间设施齐全,刷卡进入,卫生参照三星酒店的标准一客一洗、一周一换,入住需要缴纳押金、登记身份证等等,几乎与宾馆一模一样。但显然,短租房的业主没有宾馆、旅社的营业资格,称其为“宾馆”显然不合适。 因此,业内人士称,短租房是个“两不像”,它有出租屋的“名”,却有着更似宾馆的“实”,是介于宾馆和出租屋边缘状态的一种租赁形式。这种形式,实际上是打了政策的“擦边球”,逃避了宾馆或者出租屋应该承担的监管和责任。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还没有针对性的措施出台,以对短租房进行管理。 短租期待被“正名” 据了解,短租房相当受欢迎。带着全家来上海观看世博会的王小姐总结说,短租房“比宾馆饭店便宜、比出租屋灵活、比招待所温馨安全、比寄居亲戚朋友家自在,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洗衣、做饭”。并且,借助于互联网的宣传,这种住宿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 但毕竟,短租房只能在政策的边缘“生存”。作为一种经营方式,尚不被认可,作为租赁方式,却又无法像普通房一样备案、缴税,因此,经营者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大多通过网络发帖招揽生意;入住者也心怀忐忑,担心入住条件良莠不齐,对于安全、设施不甚放心。希望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规定,给短租房定个性,设定门槛,并加以规范。 同时,业内人士建议游客,入住短租房需要“按章办事”,各方面需要入住者自己把握,如入住时检查业主的各种证件,并最好留有复印件,留意短租房的设施是否卫生安全,留意居住处周边的治安等等。反之,出租者也应该检查入住者的各种证件,以免发生意外。 |
作者: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打压”房价的思考:如何避免再一次救市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