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楼市新政出台半月成交量骤降 何时迎拐点存疑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5月10日 09:09:28 星期一  来源:人民日报

  措施细化

  调控成败关键在执行

  “拐点”是否会如期而至,调控能否切实发挥出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政策的执行。从近几年的一些情况看,过去宏观调控效果不理想,以至于让人们产生“越调越涨”的印象。而本轮调控直指抑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的目标虽然很明确,但在操作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例如,对二套房认定标准等细则问题,如何拿捏政策的尺度,目前各地仍存在着一些争议。多数银行选择停贷观望,有的甚至还抱着“打擦边球”的心态,对政策放缓执行。从一线城市退出的,出现了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苗头;为规避二套房贷的高额利息,缓婚、假离婚的现象也开始在一些城市出现。

  如何才能确保调控政策在各地严格有效地执行?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朱中一认为,当前,调控政策在初显成效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化措施,不能只采取“堵”的办法,必须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开辟更多新的投资渠道,疏导投资需求。“一方面要避免大量资金都挤进楼市,另一方面要为推动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等领域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继青岛率先出台新政细则之后, 4月30日,北京市政府推出十一条措施,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在限购套数上,规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此外,强调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应,明确“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占全市住房供地50%以上”。

  曹建海认为,北京推出的更为严厉的地方政策,让市场感受到的不仅是政策压力本身,“更多的是透露出政府调整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或许会给即将陆续出台细则的其他地方做出表率。”要让房地产市场回到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一方面要研究改善土地供应的方式和途径,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限制高价土地入市,优先保证划拨保障性住房,大力发展租赁性保障房。另一方面,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量化指标切实保障政策的执行力。

  “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是政策导向。房地产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必须兼顾真正有改善性住房需求者的利益。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升具体细则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确保所制定的各项措施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

    北京抑制高价地已初现成效 土地市场趋于理性

    从开发商疯狂竞价、“地王”频出,到开发商报价太低,土地流标。近2个月来,北京的土地市场正在用一种颠覆性的剧烈变化,带给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人们强烈冲击。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昨日表示,北京的土地调控政策已经显现出效果,土地市场也显现出回归理性的信号。

    为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今年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近期国务院又出台《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北京、青岛、深圳等城市也先后印发贯彻的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今天在中国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时表示,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情况下,从近期的市场反馈看,一些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社会普遍反应积极。

作者: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