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要闻
百亿资金疯炒地基 瑞安政府发文禁止红证流通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11月02日 09:10:20 星期一  来源:每日商报

  疯狂与盲目让瑞安政府坐不住了

  事实上,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要先取得房产证,才可以交易,由于返回地本身是为解决被征地农民的住房问题,今后在手续报批的时候,相关部门如果发现上报的资料存在非本村村民的情况时会做何种处理仍然未知。

  而此种疯狂与盲目也已经让瑞安政府坐不住了,当地五大职能部门联手发出《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的通告》,称返回地指标买卖不受法律保护。

  “参与者之间只有私下转让的协议,并未经过政府职能部门批准,但是毕竟这是利益驱动的市场行为,对于市场行为我们只能靠引导,政府如果来个猛刹车,大家都是千万百万的钱砸进去的,被炒爆掉的人纷纷要去跳河了。”房管局领导颇觉为难地说,不管如何,社会问题已经很大。

  当地知情的法律专家称,关于返回地指标纠纷的案件目前法院已经不受理了。“土地,严格地讲,本就不可以随意交易,即便是农村的土地指标,也是与村民的具体身份捆绑在一起的,是给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作为保障性的东西而存在的。”

  在他看来,某种东西一旦被赋予了人身属性,就不可以随意交易。“当时政策只是考虑到给村民土地,而没有考虑到给予之后有可能发生的流转问题。”该人士建议将返回地统一纳入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招、挂、拍方式出让,出让所得款返回给集体经济组织。此种方式还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受让方签订合作建设协议,按协议约定分配建设工程房屋。

  拿着指标如同空中楼阁在交易

  瑞安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说,返回地是为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住房问题,在手续报批的时候,如果发现上报的资料里有假,将不能通过审批。另外目前返回地买卖价格涨跌比较大,一旦卖的人如果毁约,很容易引发矛盾,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瑞安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返回地指标”这种买卖,扰乱了正常的房地产市场,存在虚抬房价的嫌疑,远远背离了返回地制定的政策,也会为将来建设资金筹集和土地证、房产证的办理埋下隐患。目前,瑞安市政府正在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对策,对此现象加强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守英就向记者表示,返回地交易在政策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但是地方上发生的事情,很难说究竟是地方错还是政策错,政策不可避免地有着滞后性。

  虽然关于返回地国家法律法规甚至地方法规都鲜有明确,但浙江杭州市近年来相继出台过相关的政策,今年6月份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留用地出让管理的补充意见》,不仅在实施方面有了更多细则,更规定合作开发的49%部分,有可能取得单套产权。

  “法不禁即可为,温州只是做得更超前了点,拿着指标如同空中楼阁在交易,但并不能说农村安置留地的问题是与初衷相悖,只是农村发展楼宇经济,会产生一些问题。”研究土地法学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靳相木表示。

  击鼓传花的游戏如何继续下去

  在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部分人群的哄抬下,返回地的交易进一步畸形。对于许多炒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政策如何确定,而是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如何继续下去。

  所有人都乐观地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接棒的人。

  除了本地的炒客,甚至一些旅外的侨民也纷纷将美元、欧元兑换成人民币,或者将国外的店铺变卖,携亲带友参与到火热的炒地市场里。

  目前手持一两千万元游弋在炒地市场中者众多,至少人均都是上百万的资金。事实上,在当地,借钱炒房并不是新鲜事,尤其是眼下地产和资本的红利给了人们充分喜悦的理由,这种想象正支撑着这个城市虚幻的繁荣,也支撑着人们最后的疯狂。

  更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地某银行还专门设立了4000亿的资金专供炒地。“假设要贷款300万的,可以先贷到240多万,但是这部分钱不能直接取出,要先放在银行,算3厘的利息。”上述人士表示。

  “银行90%的资金可能都被拿出去炒地了。”当地政府系统的一位人士表示,“我强烈感觉到会出事,会出大事,这个市场都已经是百亿的规模了,要知道这才一个县级市,一个连电影院都没有的地方!”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