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金融 | 体育 | 健康 | 女性 | 两性 | 动漫 | 结婚 | 新闻 | 论坛

一房多售融资上亿元 房管所工作人员涉嫌受贿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08月24日 08:49:31 星期一  来源:浙江新闻网

  温州平阳鳌江21世纪商住广场(以下简称鳌江21世纪)原计划2007年10月30日前交付。然而业主们日盼夜盼,等来却是被“一房多售”的结果。房屋没有验收,产权证拿不到手。甚至有购房户付了多年银行按揭,在房管局却查不到相关备案信息(详见本报今年5月14日A10版相关报道)。

  事后,业主们终于发现,原来这批商品房早就被开发商以三到四折的价格,反复抵押、套现,用以填补资金亏空。

  难道这一切房管局不知情?

  昨天,平阳房管局鳌江房管所工作人员杨希前被起诉,正是他为开发商“一房多售”操作了重复备案。

  新房被反复“合理”销售

  在鳌江镇,鳌江21世纪楼盘曾被人称为颇具升值空间的“第一小区”。

  5月4日,业主们拿到了一份房管局出具的《公示》。而上面所列名单显示,小区355套房子,258户明晰了备案登记信息,另97户备案信息为“空白”。这些“空白”的房子,还有别的买主。这些人大多是温州老板,也是房地产开发商徐世国的“债主”,他们手里的房子少则七八套,多则几十套。

  业主们不敢相信,自己手中盖有平阳房管局公章的“房地产档案利用费”发票,以及盖了“商品房销售合同备案专用章”的合同,难道都是假的?他们找了房管局内部人士鉴别,结果更让他们吃惊,这些公章都是真的。

  “一房多售”实为融资

  随着有关部门介入调查,鳌江21世纪“一房多售”终于“纸包不住火”,除了涉案开发商徐世国,当地房管局工作人员杨希前也渐渐浮出水面。

  2007年,徐世国因房地产开发过度扩张,陷入资金困境。为了融资,他将鳌江21世纪还没有售出的42套商品房和一楼店面房,以预售的形式,给债权人做担保。房价仅为标准定价的三到四折。

  徐世国还附加了“房屋回购合同”,约定如他能按期还款,借款人应将房子交回,不得强制以房抵债。

  价值8000多万元的房子,徐世国仅抵得两三千万元,而且每月还要支付3至5分的利息。徐世国想把这些房子重复抵押,筹更多的钱。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疏通房管局的人。

  房管所人员成“内应”

  杨希前,今年51岁,平阳房管局鳌江房管所工作人员,以前做房屋估价,2006年后开始负责商品房销售备案。

  “只有他在相同房屋的不同预售合同上,重复盖上‘商品房销售合同备案专用章’,才能实现我的想法”,为了维持自己的融资计划,徐世国千方百计认识了杨希前。

  面对金钱攻势,杨希前“想开了”。

  2007年10月,徐世国向吴某借了200万元,答应将鳌江21世纪1幢1楼的店面房,以预售的形式抵押给吴。两人去鳌江房管所办理备案手续时,由于事先打过招呼,杨希前在合同上盖上了“商品房销售合同专用章”。事实上,1幢、2幢、3幢的店面房,早已被徐世国抵押给了张某,并凭此借到了1200万元。

  尝到第一次甜头后,接下来的“操作”变得顺理成章。以至于到最后,徐世国自己都不记得,究竟重复备案了多少次。

  杨希前事后回忆,2006年至2009年4月间,大概操作了40多次。

  有媒体报道,鳌江21世纪全部销售资金为2.2亿元,但通过重复抵押、重复备案,又多销售了3.3亿元。

  “放水”回报是随便挑房

  杨希前事后承认,他知道重复备案违法,但为了得到房子和钱,他铤而走险。

  2007年5月,杨希前在温州火车站对面挑了一套房子,面积140平方米,单价9300元。徐想办法为他免掉30万元首付。

  2008年5月,杨希前想在鳌江买一套148平方米的房子。徐世国又为他免掉45万元。

  2007年,杨希前到苍南买房付定金,向徐借了5万元;交首付款时,向徐借了20万元;2007年10月,杨希前到上海看病,向徐借了3万元;2008年7月,杨希前给儿子到广州戒毒,向徐借了5万元;之后房子装修,又向徐借了10万元。除去期间归还的30万元,至今还欠徐世国28万元。

  昨天,杨希前因涉嫌受贿,已被平阳县检察院提起公诉。

作者:解亮 编辑:张梦婕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