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金融 | 体育 | 健康 | 女性 | 两性 | 动漫 | 结婚 | 新闻 | 论坛

国土部网站刊文:单靠增加供地难抑房价上涨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08月13日 16:07:27 星期四  来源:东方网

“假设无条件向开发商供地1亿平方米,开发商可能马上囤地7000万平方米”

当前楼市火爆房价涨势已起,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加大土地供给以平抑房价,但也有人士提出异议,认为即便当前大幅增加土地供应,开发商也会随之加大囤地,不一定会影响到房价走势。

国土资源部网站昨日刊登《中国国土资源报》上的署名文章称,就土地供应而言,假设政府平均每年无条件地向全国开发商出让1亿平方米住宅建设用地,看起来土地供应量大大增加了,可是这些土地到了开发商手里,可能马上就会被囤掉7000万平方米,只拿出其中的3000万平方米慢慢规划和开发。

这篇文章的作者为谭文兵,经记者查询,在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网站上,也发现一位同样名字的研究人员。不过不确定是否为同一人,也无法证明其观点能否代表国土部。《中国国土资源报》现为国土部主管,国土资源报社为国土部下属事业单位。

近几个月来,一些大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价格快速上涨,北京、上海、广州等热点城市土地市场迅速升温。而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多把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地方政府土地供给的限制。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11日在一次论坛上即表示,从2006年到2008年为止,北京五环路以内供应的土地只占全部供应量的17%,剩余超过80%的土地供应都是在五环以外的,可想而知北京五环以内的房价会上涨。

而一些地方政府也表示把增加土地供应作为稳定房价的重要举措。据悉,北京今年采取“多储快供”的策略,投入上千亿元用于储备土地,并根据储备和需求情况,主动调整供地节奏。广州计划供应商品住宅用地250万平方米,大大高出去年供应量。福州、南昌等地也纷纷表示,将增加土地供应,稳定房价。

“那么,目前各地增加土地供应的政策,就一定能实现稳定房价的初衷吗?”上述文章反问道。

该文表示,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当一种商品供给增加,其价格必然会下降;当一种商品供给紧张,价格就必然上涨。但不可忽视房地产市场中非正常因素的干扰,因为目前房价走势不一定取决于土地供给,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些人为因素。

而所谓一些“人为因素”,就包括前述的“囤地”行为。

近日媒体曝光的24块广州“地王”晒太阳,也被相关部门认为是一种囤地的表现。《中国国土资源报》引述有关报告称,广州2007年拍出的27块“地王”中,到今年7月底还未售或未动工的有24块。

此前,我国相关法规已经明确规定,土地闲置两年需要收回,但从公开信息来看,严格践行此项规定的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客观上纵容了开发商的囤地行径。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近日剖析天价地产生的背景时指出,对已有政策执行不到位也从侧面助长了非理性竞价的“疯狂”。

上述署名文章也认为,如果一味强调供地,而忽视了供地后的严格监管,增加土地供应的实际效果将大打折扣。

“当务之急是在增加土地供应的同时,加强土地出让后的开发利用监管,实时公开开发商土地开发利用进度,保护购房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要问责纵容开发商囤地的地方政府,让房地产开发中的腐败现象无处藏身。”文章称。

作者:刘展超 编辑:张梦婕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