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房屋至少用一种可再生能源 浙江房屋添“新绿” |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1月15日 08:33:51 星期二 来源:浙江日报 |
今年南方的冬天特别冷,有关南方实行集中供暖的议论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恰逢此时,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讨论稿出炉,正向社会征求意见。 “一旦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就意味着浙江新建房屋将强制性地应用至少一种可再生能源,这使得地处南方的浙江可以更节能的方式过冬御寒。”该讨论稿的参与制定者之一、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研究员王靖华说。 据介绍,进入讨论稿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太阳光诱导系统。“标准的实施,意味着新建民用建筑如果不执行该标准,就难以通过审批和审图环节,也就不能获得施工和验收的许可。”王靖华说。 至少用一种“绿” “如果现在家庭生活用水还主要靠电或燃气来制取的话,那么今后将更多地依靠太阳能或空气能的方式来获取。”广厦旗下一家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在翻阅讨论稿后说,今后建筑设计施工中必须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安装。 记者翻阅讨论稿看到:我省12层(含)以下(12层以上上部6层)新建住宅建筑中应为全体住户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有地源热泵系统用于空凋、采暖和生活热水的住宅除外。如果某些房屋不宜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采用空气能或其他热泵加热生活热水系统,来代替太阳能热水系统。 公共建筑也要至少用一种可再生能源。标准规定,新建公共机构办公建筑或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安装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 记者了解到,这一强制性标准是有依据的。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实施国家节约能源法的办法规定,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对建筑物能效进行测评;建筑物能效测评结果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反之,达到上述标准的建设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根据我省实施节约能源法的办法,民用建筑以非发电方式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的,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申请项目建设资金补助。 直接利好光伏 “原来只规定12层以下的住宅必须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未明确大型商场、写字楼等其他公共建筑强制使用可再生能源,而新标准对这一块有了明确规定。”省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负责人表示,按照新的标准,各类建筑每平方米建设用地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可再生能源收集能力。 具体而言,即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每年每平方米建设用地应当达到相当于30度电的产热能力;采用太阳能光电系统的,每年每平方米建设用地应当达到8度电的发电能力。这对处于寒冬中的光伏产业是一大利好。 王靖华算了一笔账。以全省一年新增公共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计算,假设容积率为2.0,如果有一半面积采用光伏发电,就需要40兆瓦的年装机量。 “这对产能排名全国第四的浙江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 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朱萃汉说,此前一哄而上的光伏产业,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我省光伏产业龙头企业——日地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宏印证了上述看法。在他看来,尽管目前我省的光伏产业已初步复苏,有的企业预计会有爆发性增长,但大量中小企业依然没有摆脱产能过剩的困扰,新政确实是一大利好。 空能热水器“乐”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讨论稿最终得以颁布实施,浙江将成为首个将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列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范围的省份。正在组织筹建浙江省空气能热泵联盟的沈福鑫印证了这一看法。他认为,该标准对我省的空气能热泵产业发展将有直接的拉动作用。 杭州锦江白浪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建军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他的企业是国内最早一批做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企业,擅长把产品的承压水箱做成各种形状,适合家庭安装在阳台、卫生间甚至客厅。 “以前我们总是担心消费者家中没有合适的空间安放庞大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水箱,因为最小的水箱也要150升,放在家里显然是太占地方了。”方建军说,如果标准得以实施,房屋在建造过程中就应该预留安装的空间。 业内认为,要求新建房屋在建筑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节能设备的安装,可谓是该讨论稿的一大亮点。也有企业主表示,新政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利好,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接受程度,但房屋在建筑施工中就把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安装考虑进去,毕竟是个进步。 沈福鑫透露,正联手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起草一个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安装设计标准,估计今年3月可起草完毕。这一标准实施后,对建筑施工企业有强制作用。届时,新建房屋将预留安装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空间,对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产生直接利好。 |
作者:施晓义 编辑:袁芳 |
上一篇: 杭州要在市中心建井筒式地下停车库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