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从保障性住房建设透析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11月04日 09:21:04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潇洒桐庐和谐人居”

  桐庐县第八届房地产展示交易会特别报道之四

  “从2007年开始,桐庐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开展新一轮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并由县建设局负责牵头工作,截至2009年底,全县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996户,改造面积达15.2万㎡,累计投入救助资金5200万元。危房改造工作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认可,获得了广大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大力支持。

  2010年计划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有261户,目前已完工252户,占总户数的96.5%,余下9户计划11月上旬全部完工。"

  上述两段文字,是记者在桐庐县建设局城乡处采访时获得的信息。这是一条令人读了不由为之心头一暖的信息,从中可窥得桐庐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之一斑。近年来,桐庐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从商品房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和人才公寓、农村危旧房改造、下山移民集聚等多个渠道着手,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较为完善的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救助改造方面,桐庐县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走到了全省前列。

  桐庐人都知道,“潇洒桐庐”,并不仅仅指桐庐县城的风姿绰约和市民的闲庭信步,更涵盖了整个桐庐县域人口的品质安居!

  经济适用房让“寒士”俱欢颜

  “看到大屏幕上出现自己的号码时,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后我们一家人就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了。”面对记者,桐庐市民章先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章先生是一名下岗工人,再就业每月工资1000元,爱人待岗在家。今年10月,100余户符合条件的居民参加了桐庐县首批经济适用住房公开摇号,章先生成为幸运居民中的一个,获得了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资格。章先生说:“没有政府这些优惠政策,我们一家三口还得住在20平方米的房子里。”

  桐庐县经济适用住房位于县城城北洋塘“惠民小区”,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建有住宅96套,全部为两室一厅的小户型。据悉,今年桐庐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内面积价格为每平方米1850元,保障外面积的房价为每平方米3750元。这个价位与市场上商品房价格相比虽然低了许多,可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来说,一套房子十四五万元的总价仍然较高。由于低收入家庭没有较高价值的固定资产,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不能提供按揭贷款,而需要一次性付清房款,这又超出了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桐庐县推出了经济适用住房“租售并举”方案:即选择租售并举的申购户只须首付50%以上的经济适用住房房款,余下部分采用租赁方式,租赁期限可延至5年。待付清购房所有款项后,即可办理契证、房产证和土地证。

  廉租房让“城市贫民”居有其所

  今年58岁的巫先生是位残疾人,双腿不能行动,失去了工作能力,家里没有固定的收入,全家人靠政府的低保和亲戚的接济生活。多年来,巫先生一家三口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陋室内,生活极为不便。

  然而,幸运之神向他伸出了眷顾之手,巫先生申请了廉租房,经过严格筛选,巫先生一家顺利地通过了资格审查,成为第五批摇号选房的家庭之一,拥有了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廉租房。“房间宽敞明亮,墙壁粉刷一新,卫生间和厨房都装修好了……”在巫先生的新家,他热情地介绍着,快乐洋溢在脸上。他说:“每月花几十元钱就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真是太实惠了!”

  桐庐县首期廉租住房“惠民小区”位于县城洋塘路与印渚路交叉口,2005年12月开工建设,至2007年初竣工并投入使用。小区总投资1540万元,总占地面积12000余平方米。今年5月,二期项目竣工,目前小区共建有廉租住房214套。县建设局在引进小区规范化物业管理服务的同时,将在近期安装监控、停车棚、健身器材等一批与小区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建设施,力求为小区居民构建一个优质、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桐庐县城廉租住房管理实施办法的补充通知》,开展廉租房扩面工作,对低保标准从1.5倍以下提高到2倍以下。今年,该县进一步放宽县城廉租住房的准入条件,对原设定的准入条件“低保标准2倍(含)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放宽至“低保标准2.5倍(含)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县城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对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至今,全县已进行了9次配租,解决了195余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人才公寓让“新桐庐人”安居乐业

  “有了自己的家,才感觉真正融入桐庐的生活。”近日,刚住进人才公寓的姚建良十分开心。他是县环保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从外地来桐庐工作快3年了。因为买房有困难,他和妻子、儿子还有父母一直都是租房。今年,他申请获得了一套面积为11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而租这么一套公寓,姚先生每个月只需支付270元。“花这么低的价格,就能租上这样一套房子,我们全家都很开心,有了这么漂亮的一个新家,以后我也可以安心留在桐庐工作了。”姚先生说。

  人才公寓,是由政府提供专项资金,限定建设标准及租赁对象,以租赁方式解决符合相关条件且无住房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的各类人才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首批人才公寓位于春江路石马小区,建有住宅5幢,房源100套,户型以二室一厅60平方米左右为主,也有少量三室二厅110平方米的家庭户型。按申请条件,单身人才必须采取合租的方式进行配租;随带配偶、子女的人才,可以独租一套。据介绍,60多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每月租金只要150元左右。而在租房市场上,同地段、同等装修的小套房至少需要600元。

  据悉,首批人才公寓共接到申请66件,经审核,63户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参加摇号分配,获得租赁资格。目前,约90%的申请人已经住进了人才公寓。

  “一直就盼着能造新房,可是家里实在困难。”年近六旬的叶正亚是横村镇低保困难户,一直住在危房里,一到刮风下雨天,他家就成为重点转移对象。近年来,桐庐县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他被列入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对象,获得了3万余元的住房救助补助资金,这才圆了他的“安居梦”。

  去年,桐庐县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305户,完成改造面积4.67万平方米,县乡两级财政承担560余万元。今年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计划完成困难户危房改造261户,目前已完工252户,预计11月全部完工。

  为完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体系,桐庐县制定了《桐庐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的长期化和常态化管理,优先救助住房条件最恶劣、经济条件最困难的“双困”家庭,重点解决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中的住房困难家庭和因灾毁房无自救能力家庭的住房困难,逐步扩大救助范围,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条件。同时,在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过程中,桐庐县切实保障救助资金到位,加大资金补助额度,县、乡两级财政补助按省市补助标准的1∶3配套,户均救助补助资金达到2.28万元。

  在改造过程中,桐庐县引导乡镇(街道)结合“十百工程”、下山移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中心村集聚等项目来实施救助工作。坚持按照“居有其屋”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危房改造:对那些具备一定办事能力的家庭,实行自建,并鼓励和提倡救助对象采用修缮、置换方式解决住房困难;对于缺少办事能力的家庭鼓励村集体代建、代办,政府给予获补助标准额5%的奖励。此外,鼓励镇(乡)、村自建公房为困难户免费提供居住房源直至终老,这类救助方式按新建房救助标准的80%给予补助。

作者: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