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新政下百姓贷款买房关卡重重 房贷险重出江湖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6月04日 09:57:52 星期五  来源:每日商报

  楼市新政下百姓贷款买房关卡重重,银行在一众“求贷”者中寻觅,而那些情愿购买房贷险的购房者们似乎更能与眼光挑剔的银行“情投意合”,房贷险作为撮合二者的“红线”再次受到当下大家的关注。

  地产新政“炒热”房贷险

  今年,房地产调控新政实施以来,计划贷款买房的人们申贷难的现象愈演愈烈:房贷政策的收紧、银行贷款规模的缩小、房价的居高不下,活生生的现代版“三座大山”压制着普通购房者不知如何是好。

  可最近,“大山”好像有了些许松动,购房者发现了一个“翻身”的机会。

  据了解,目前银行在向购房者发放贷款时,更倾向于选择向自愿购买房贷险的购房者放贷。新政实施后,贷款购房者在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时,需要出具税收、社保等各种证明材料,手续复杂。而购买房贷险的客户在申贷时,可以适当简化手续。

  “一些注重资产质量的银行,在对房贷申请进行审核时,若对方购买了房贷险,银行出于保障贷款安全,维护资产质量稳定的目的考虑,因此更愿意对已购买房贷险的房贷申请人发放住房贷款。”人保浙江省分公司财产险部陈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凭借今年房地产调控新政的契机,房贷险“重出江湖”,在市场上再次“现身”引起舆论关注。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杭州地区因房产新政的出台导致近期楼市低迷,一些房产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推出了“购房免费赠送房贷险”的楼市促销活动,导致房贷险在潜伏三年之后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

  明令取消的房贷险高调“复出”

  房贷险全称是“个人抵押贷款房屋综合保险”,是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为防范信贷风险要求贷款人必须购买的保险。在2006年以前,房贷险曾是商业银行审批房贷时的必要条件。

  一直以来,房贷险因为出险率极低,免责条款争议较大,被冠以“强制消费”的恶名,多次遭受大众的口诛笔伐,并被大多数贷款购房者以“不平等条约”为由强烈抵制。在舆论压力下,出于竞争需要,2006年年初,工行、交行等银行开始率先取消房贷险强制制度。2007年以后,商业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出于保险合同的自愿原则,全部取消强制房贷险,不再强制要求贷款客户购买房贷险,转而让贷款人自愿购买,而取消强制购买房贷险之后的自愿购买者寥寥无几,房贷险市场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陈经理向记者介绍:房贷险,主要由基本险(房屋财产损失保险)和综合险(还贷保证保险)两项保险组成。房屋财产损失保险,是指被保险人用银行抵押贷款购置的房屋如果出现因火灾、暴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震除外)发生损毁的,保险公司将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进行理赔。还贷保证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即购房人)在保险期限内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所致死亡或伤残,而丧失全部或部分还贷能力,由保险公司根据约定的偿付比例,承担借款余额的还贷责任。

  房产险可转为其他险种

  据陈经理介绍,房贷险根据房屋结构和层数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保费收取方式。举例来说,杭州地区普遍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房屋,根据贷款期限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保费收取费率:每1万元保额保险,贷款年限为5年时保费为19元;贷款年限为10年时保费为35.88元;贷款年限为20年时保费为63.92元。假设一名购房者以10年按揭贷款100万元时,其应缴纳房贷险保费为3588元。

  业内人士表示,房贷险是由银行一次性代收全部保费。若购买了房贷险的购房者想要退保,必须先还清放贷,保险公司对房贷险退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和违约金,以支付投保期间及退保后的保单运行成本,按照投保年限的不同退还剩余保费总额的61%-74%,这对于投保者来说,不仅不能全额拿回剩余保费,收取的手续费也显然偏高。

  对此,陈经理建议:如果还贷提前完成,剩余保费不妨转成其他险种。陈经理提供了两种转换方式:一、将剩余保费全部转投基本险,因为房屋毕竟是要居住的,若在居住过程中房屋因自然灾害出现损毁,依然可以得到相应保险理赔;二、将房贷险剩余保费转投意外险,例如人身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保险等险种,这样就可规避承担房产险退保所需支付的高额手续费。

作者:漆滢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