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杭城34家银行38个网点房贷调查报告 申请贷款请到春节后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2月04日 09:04:38 星期四  来源:今日早报

    记者兵分3路,对杭城的34家银行的38个网点进行调查后发现:已有三家银行网点暂停二手房贷款业务,它们分别是:中国银行杭州开元支行、民生银行凤起支行、中信银行平海支行。

    大多数银行执行的优惠政策与前期相比已明显收紧了,而且审批相当严格。

    不过,记者发现有四家银行网点表示首套房还能享受到“2成7折”的优惠。这四家银行分别是建设银行中山支行、东亚银行杭州文晖路支行、工商银行凤起路支行、平安银行杭州分行。

    房贷政策普遍收紧

    本报记者从各大银行获悉,无论是首套房贷还是二套房贷的利率,都已告别原先宽松的放贷状况,目前杭州各银行对房贷已普遍收紧。

    记者在向招商银行之江支行个贷部工作人员咨询二套房贷有没有利率优惠时,听到了对方发出的惊叹声:“优惠?这个时候还在提优惠?能贷到款已经是万幸了,利率不上浮也已经不错了,况且在我们行二套房贷还申请不到基准利率。”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工行、建行等大银行组合贷款的审批权也已经全部下放到分行,纯商业贷款也被要求控制贷款发放量。而在贷款优惠政策上,除非搭售一些其他服务类产品,已经基本上享受不到很低的优惠。“这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

    目前二套房首付已普遍在4成以上,利率则基本上浮,虽然上浮幅度有所差异,但很多都已达到10%的标准。

    部分银行暂停房贷业务

    客户与银行谈判的空间日益缩小,在房贷收紧迹象日益明显之际,放给客户的贷款标准,主动权掌握在银行手里。

    由于1月前两周银行新增贷款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一些银行大量放贷,导致1月份贷款额度提前用光,不少银行只能暂停或者延期发放贷款。

    虽然已到2月初,不少银行传出房贷“开闸”的消息,但很多购房者还是申请不到额度。“目前处理的都是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积压下来的单子,包括对公和对私的贷款都重启了,这批单子占用的是2月份的贷款额度,因此从某种情况下来说,现在申请房贷,肯定要排到农历年后了,客户只有先受理,但没有额度,什么时候重新有额度还需耐心等待。”记者从某国有商业银行杭州营业部了解到,即使该银行申请到了不少贷款额度,但相比于大量的房贷申请单子,还是“杯水车薪”。

    中信银行杭州平海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10年一月下旬开始,该银行基本上已经对二手房停止放贷了,由于房贷额度比较紧张,该行必须先满足其合作楼盘的贷款保证。对于客户究竟能享受到多少优惠利率,还要根据客户的资质、房源建成年限、面积等来定。

    “二套房首付5成,优质客户可享受基准利率,如果不是优质客户,可能就不放了。”在杭州银行环北支行,一位工作人员一提到房贷就面露难色,他坦言,其实很多银行的贷款额度都已经用光了,“至少自己银行目前没有额度,去年很多单子都还没有放贷”。

    同样,恒丰银行杭州分行个贷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究竟多少时间能放贷”,还真的“不能保证”。

    相对于不少银行的闪烁其词,言辞谨慎,中国银行杭州市开元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目前银行没有额度,不接单子。即使要接,也要等到3月份以后,放款则要等到五六月份。“所以你问我现在首付多少,利率能不能享受折扣,没有意义。”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银行都接受客户的房贷申请,但审批时间比以往要慢很多,而且审核更加严格。

    外资银行放贷相对宽松

    中资银行1月份的天量放贷,使不少银行不得不收缩房贷量,进一步提高房贷的准入门槛。而外资银行却因贷款投放比较均衡,并且没有贷款额度的限制等原因还颇有余钱。

    想要急于贷到房款的客户不妨可以剑走偏锋,找找外资银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相比于中资银行的无钱可贷,外资行的房贷额度要相对宽松。花旗银行的个贷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申请人条件符合、手续齐备,放贷速度还是跟平时一样,不会延缓。

    另外,虽然目前部分银行已经开始对首套房贷利率实行上浮,但不少外资银行的优质客户还能申请到“2成,7折”的优惠利率。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资银行放贷量大幅减少,对房贷的竞争能力大幅下降。外资银行正好趁此时机,抢夺曾被中资银行垄断的房贷业务。

    房贷政策一天一变

    在中信银行杭州钱江支行,一位工作人员对于记者提出的“二手房首付、利率要多少”的问题有些为难,她说,二手房要看是否是指定的中介公司和评估公司,如果评估价格合理,那么首付可以4成,不然得5成,如果客户之前没有逾期记录,征信状况比较好,那么还可以享受基准利率。但她同时强调“我只能说是今天可以这样,明天就不知道了”。

    她说,原先信贷投放都是跟着房地产市场走,现在为遏制楼市过热,信贷投放政策已经从被动变成主动了,从2月1日起银行又收到新的信贷收紧的通知,各家银行的具体细则可能也还在制定中。所以,现在对客户也不好有明确的答复。

    在兴业银行凤起路支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的房贷投放在2月1日才收紧,1月份还相对要松一些。那么,春节后会不会松一些?她表示,不一定,国家政策不断有变化,银行房贷操作细则也随政策不断改变。

    审批一月不放款 中介无偿来垫资

    “唉,这可怎么办呢,房东天天打电话过来催。”杭州假日房产的卢总对着桌子上的一份名单直摇头,“按揭审批已经通过一个月了,银行到现在还不放款,客户真是急死了,天天打电话来催,你看,这名单上还有十来个客户的钱还没到。”

    “这两天虽然成交很少,但是天天特忙,”某品牌中介权证部经理自嘲,“主要是对付吵架上门的房东。”

    而最近卖房子的房东就更委屈了,何先生在市区的一套公寓是2009年12月底卖出去的,“都说年底银行贷款很紧,想想过了公历新年总该好一点,结果按揭审批都通过了,过户手续都办得差不多了,现在我这套房子基本就算是别人的了,到了年底,要用钱的地方多,可是我连卖房子的钱都没拿到手,这算怎么回事。”

    从一些房产中介反映的情况看,最近这样的状况相当普遍。“银行的贷款额度也搞透支啊,去年排队的人太多,12月的单子积压在那里,1月份有额度出来迅速就用掉了,1月份的透支完了,现在2月份的也透支了。”某资深业内人士透露,“近段时间房贷的口子会收得很紧,行情肯定会受影响。”

    为了怕客户拿不到钱干着急,杭州易居臣信甚至专门拨款把房款先无偿垫付给房东。

    “很多都是老客户,而且年底确实急用钱,已经通过审批的按揭单子,银行迟迟不放款,我们也没办法,但为了做好服务,现在专门拿出了一定的额度来垫付房款,等银行放款的时候再把钱划给我们。”杭州易居臣信总经理周强龙略有些无奈地表示,“其实以前也做过这样的服务,但确实没这段时间这么普遍。没放款的单子这么多,我们也不可能每个客户都满足,只能先照顾最困难的。”

    纯公积金贷款依旧宽松 组合贷款有些难度

    相对于商业贷款来说,目前公积金贷款政策依旧延续原来的规定,没有收紧。

    浙江省直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积金贷款方面仍按正常流程运作,资金十分充裕。贷款审批一般在15个工作日可以完成,在收到抵押权证的当天就可以发放贷款。

    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积金中心的贷款工作依旧在正常进行,资金量也比较充裕。“这段时间,公积金政策没有进行过任何调整,依旧按照去年年底的政策执行,对客户也没有任何影响,只要符合条件,都可正常放贷。”

    对此,杭州市公积金中心信贷部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纯公积金贷款没有问题,只要符合条件,中心在收到银行纸质和电子材料之后,7个工作日就可以审批完成。但公积金组合贷款则因为还牵涉到银行商业贷款额度等问题,目前可能有些困难。“因为商业和公积金贷款是一起放贷的,所以最终放贷时间,要看银行商业贷款什么时候放下来。这不是我们这边的原因。”

    事实上,针对公积金组合贷款,一些银行政策都有所收紧,有些银行甚至把权力下放到了分行。

    公积金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读者,公积金贷款申请有6个环节,大家应该了解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控放贷进度。这些环节包括:1.开发商或中介公司和申请人签订购房协议;2.申请人通过委贷银行提交办理公积金贷款申请;3.公积金中心对贷款申请进行资格审核和贷款额度的审批;4.银行到中心交接审批通过的资料并将抵押材料移交中介;5.中介公司通过房管局办理房产抵押手续并将抵押权证移交银行;6.银行将抵押权证移交中心进行放贷。在送审资料的环节,客户可催银行和中介将贷款申请送到中心,以加快办理的进程。

作者:贺一祺 吴彩萍 余丽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