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杭州楼市新闻事件回顾(十二月) |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12月31日 08:36:13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
12月 ★国务院要求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一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三要加强市场监管。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四要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五部委出新政打击囤地炒地 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如果开发商拖欠价款,不得参与新的土地出让交易。 囤地、炒地一直被指称为高房价的推手之一,五部委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是在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推出的第一个具体调控措施。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此措施最为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强调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又是为了堵漏。总体而言,此次《通知》的出台是对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关于“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政策的细化措施之一。 ★二手房营业税优惠终止 12月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此政策一出,对火爆的二手房市场无疑是泼下了一盆冷水。 ★万科、绿城、保利问鼎2009房地产企业销售三雄 随着“2009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20强榜单”的公布,今年房企销售金额三雄尘埃落定,万科、绿城、保利分获冠、亚、季军。 这份由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CRIC(中房信)携手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起的公益性榜单,在2009年已三度触动中国房地产业界的敏感神经。继2007年“土地为王”、2008年“现金为王”后,“业绩为王”成为今年各大房企追逐的目标。 ★中国第一拍——广州亚运城开拍 被称为中国第一拍的广州亚运城拍卖22日下午3时揭幕,富力、碧桂园、雅居乐组成的“民企”联合体以255亿元的竞价拿下亚运城地块,楼面地价达5821.9元/平方米。同时参加竞拍的还有保利、中海、万科组成的“国企”联合体和“央企”中信地产。 亚运城地块的拍卖底价高达165亿,项目占地263.9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8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0.76万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384.88万平方米(外加其他设施),抵得上广州一年250万平方米的推地计划,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杭州推出首批经济租赁房 如果你想申请住房保障,但是既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经济适用房又买不起,该怎么办?为加快这部分“夹心层”群众的住房困难,市房管局从12月开始,开始受理经济租赁住房试点申请,这标志着杭州酝酿已久的经济租赁住房制度进入实质性阶段,酝酿了多年的“经济租赁房”终于从设想变成现实。 市房管局根据《杭州市保障性住房三年建设计划》,今年已先后出台了《杭州市区经济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和《杭州市区经济租赁住房管理细则(试行)》。首批试点的经济租赁住房共筹集房源52套,分布于三墩“都市水乡”等地,这些房子目前都进行了装修。 |
作者: 编辑:袁芳 |
上一篇: 178套市中心安置房为何空置10余年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