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政策收紧能否真正给楼市降温?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12月21日 09:30:53 星期一  来源:每日商报

政策收紧能否真正给楼市降温?

  继国务院9日“营业税优惠政策”调整、14日“国四条”出台之后,17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再度出手打击开发商囤地。中国房地产专家指出,近期中央密集出台信贷、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透露出管理层对当前房价上涨过快的担忧,政策收紧倾向明显。新一轮调控,究竟能否给楼市降温,仍然是个未知数。

  调控房价火线行动

  又见控房价。但若仔细推敲“遏制房价过快增长”提法,多少算“过快”,这让政策的执行力度再现忧思。

  12月18日,为期半天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落实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精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是2010年全国住房建设工作的第一项任务。

  作为2010年全国住房工作的头等大事,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任务已经形成责任制分解:省级政府负总责,地市级政府抓落实。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表示,政府原来注重从增加供给角度调控房价的手段已经转向了供需双方入手调节。双向调节会力度更大,见效更快。

  与此同时,一直在讨论但是迟迟没有落实的物业税等税收政策,也被作为重点进行研究。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也提出,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配合税务部门加快研究房屋持有环节征税问题。

  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加大公共租赁房供地的政策。这意味着,公共租赁房这一新生保障住房产品,被提升到稳定房价的高度,加以大规模建设。

  在公共租赁房后,住建部又将经济适用房作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工具推出。

  政策工具越加细致。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说,加大经济适用房投放,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加强经济适用房准入和管理,经济适用房单套面积必须控制在6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适当放宽经济适用房购买范围。

  经济适用房在各地建设的一个大问题是:很多地方政府喜欢将经济适用房建成大户型,以便增加其购买吸引力。

  虽然住建部此前就提出了经济适用房控制户型面积在60平方米,廉租房控制在50平方米的要求。很多地方政府仍然随意将经济适用房单套面积扩大,大部分地方政府将60平方米的单套户型建筑面积限制理解成为使用面积来执行。

  住建部12月18日再次强调经济适用房单套面积控制问题。并提出,在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地方政府可自行确定经济适用房建筑规模,但是这个规模是总建筑规模,而不是随意扩大单套建筑面积。

  经济适用房锁定60平米

  12月18日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各地政府必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会议精神,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也被作为重点提出。

  各地优惠政策包括“二套房贷”、“土地出让金优惠政策”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2010年将重点配合信贷部门研究“二套房贷”的具体认定标准,严格推行“二套房贷”政策,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12月17日的五部门加强土地收支管理的政策出台后,地方的土地分期付款等优惠政策都将到期,被叫停,大大提高了购买土地的门槛。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国土资源部等五部门的政策虽然不是最新的政策,如果严格执行起来,也会对土地市场起到不小的作用。最明显的作用是,地方政府应该取消掉此前出台的分期支付土地出让金的优惠政策。

  2009年约有18个主要城市出台了土地出让金优惠政策,如果此项政策被全部清理掉,对开发商热情拿地是个不小的打击。

作者:童立进 编辑:袁芳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