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杭州家居团购模式的再调查 陷阱还是馅饼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12月18日 08:44:12 星期五  来源:杭州日报

  网友教你三招防陷阱秘技

  如果只参加团购,对价格、产品等信息的了解就少;如果不参加,又可能会错过团购的低价格。所以,对于待装业主而言,建材、家具团购是必须参加的,但也一定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如今陷阱重重的网络团购。为此,记者专门请教了几位对团购经验丰富的家装达人,希望帮助消费者在参与团购过程中,跳过陷阱,找到馅饼。

  秘技1:别太相信砍价师砍出的“赔本价”

  网友:小猪懒懒

  团购现场,气氛热烈。最经常出现的一幕是:砍价师一出马,商家最后只好无可奈何出血卖“赔本价”。“赔本价”会不会只是一幕合作演出呢?如果场场都是亏本买卖,商家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地参加团购?所以,别太相信砍价师砍出的“赔本价”,据知情人透露,现在的网络团购都会向商家或参与企业收取一定的广告费与组织费,费用从2000元-20000元不等。或许打折的幅度和底价早就已经定好了,就等着你现场冲动下单呐。

  为了谨防“赔本价”忽悠,参加团购会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先去一趟卖场做个暗访,确定要买的型号,摸清价格底线。那么团购现场要不要下单就心中有数了:团购的产品是不是自己要的型号,价格是不是便宜,一目了然。

  对于懒人,还有一招是屡试不爽的。如果你平时忙,懒得跑市场看产品,通过团购摸清产品底价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参加一次大型团购活动,就能一次记下十几种品类、数十种产品的价钱,但现场不用急着订,问清楚有效期、是否可退,看好想要的品牌和款号,再慢悠悠去市场比折扣好了。

  秘技2:参加有第三方监管的团购

  网友:愤怒的火烧云

  现在的团购实在多得眼花缭乱。大部分业主参加团购是为了便宜的价格,但请注意,这种价格的优势必须与优质的产品、售后服务画等号。

  有些无良商家摆出的样品是优等品,等送货到家后就会发现,产品的花色质地要比团购会上看到的差很多。这时商家送的是二级、三级品甚至次品。若团购的售后没有保证,商家不给换货或要求加价的可能性都很大。

  所以,在选择参加团购时,要确保团购的组织者有第三方的监管,万一出现售后服务等问题,可以有地方投诉。有的团购组织举办一次就走人,遇到问题商家就跟你扯皮,很难保证消费者的最终利益。而那些自发组织的团购活动,除非很熟悉的人一起参加,最好不要去掺和其中。

  此外,不管参加团购与否,都应该选择品牌,品牌产品价格贵,折扣也低不了太多,但是售后的确不错,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秘技3:保留发票先别急着付全款

  网友:叮叮猫

  现在很多来参加团购的商家都只带几款样品,大部分消费者在团购现场看不到实样。这种情况下,即使商家给的价格很优惠,也不能交全款,可以考虑缴纳少量定金。

  很多时候,团购组织者会打着某大品牌的名义来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现场参加的大品牌很少。现场很多杂牌虽然价格很低,但产品质量、服务等各方面都无法保证,而且不像大品牌在市场上有统一价格。有的小品牌还可能在辅料上做文章,原本免费赠送的可能收费,或者干脆将辅料加价。虽然主材便宜了,但七七八八的费用一加,反而比市场价还要高。

  如果现场签合同,一定要注明产品的材质、产地、等级。验收时要多加留意,保留发票、单据,甚至谈话记录等相关单据。以便于事后退货或者维权。

  人声鼎沸时,请擦亮眼睛

  团购,原意是“团体采购”。这种消费形式一度让不少消费者因团结的力量而振奋。但随着团购网站、职业团购组织的蜂拥而来,团购,到底是“团体受惠”还是“团体挨宰”?在心里不禁打了一个问号。

  “现在的团购,尤其是网络团购,往往是杂牌当主角,品牌当陪衬。”在采访中,一位知情人士说了自己的担忧,由于一些卫浴、橱柜、瓷砖等大品牌建材商严控价格体系,有自己健全的营销渠道,并不是第三方团购组织者的主要客户群。团购的火爆,反而为一批小品牌,甚至假冒伪劣品牌打通了畅销的“市场脉络”。

  据了解,由于中小建材品牌的代理商的定价权都比较灵活,利润空间也大,可以根据团购活动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价格,容易制造低价效果,成为了不少团购网站常年合作的“座上宾”。这多少让记者明白了团购的退单率为何与日俱增。

  都说“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团购,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在团购现场人声鼎沸之时,我们或许更应该学着理性地擦亮眼睛。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