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炒房利益链 频“被开盘”的楼市到底怎么了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12月04日 09:04:15 星期五  来源:每日商报

  21:20 开发商发短信决定放号

  时钟划过九点,队伍越来越长,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九×路上已经被人车堵了个水泄不通,售楼处大门的铁栅栏还是紧闭着,售楼处里面亮着灯。“今晚会放号的,开发商正在里面开会呢。”这时候人群里传出这样的消息,给冬夜里漫无目的等待的人们一线希望。

  “××公寓原计划择日发放选房顺序号、开盘。因许多客户购房心切,今晚已有众多客户在项目现场销售中心排队彻夜等候。鉴于冬夜寒冷,为免发生意外事件,公司决定今晚按实名登记发放600个选房顺序号。”晚上21:20左右,很多排队者都接到了这样一条短信。“要开盘了!”人们相互传达了这一信息,排在前面的人激动了起来,排在后面的人却心急了起来。“下午五点售楼小姐就给我发短信,让我随时做好排队准备,考虑到他们原定周六开盘,我怎么都想不到今晚就会开始排队了,早知道一接到短信就过来了。”才从温州赶来的李小姐看着手中500多号的号子懊恼无比。

  21:50 保安严阵以待

  21:50,一辆辆满载着保安的车辆开到现场,几十个保安从售楼部一侧的工地大门鱼贯而出,手挽手、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两行,在队伍两侧架起了人墙,防止插队现象。售楼部门口的铁栅栏也是重兵把守,里外两层都站满了保安。两个保安分别牵了一只狼狗严守在大门外。

  此时队伍最前端还是“事故”频发:一个男子想去看看门口的情况,结果一不小心手就被门口的狼狗咬了;被挤在保安人墙里的人们,因为许久的等待,跟保安发生了争吵……而后面的队伍则上演着其他戏码:一些人暗暗在以200元、300元的价格兜售纸片号;也有人毅然走出队伍,决定用“挤”的方式排到更靠前的队伍里。

  23:50 开发商开闸“放人”

  “有人已经在里面选房了,不过他们不承认我们的排队号子。”正当记者在队伍中徘徊的时候,有人将售楼小姐透出来的消息告诉记者。朝着队首望去,的确,在保安的严密控制下,排队者正被逐个放进去。听说之前发放的“民间号子”不作数,排在后面的人无比丧气,有的人把纸片揉烂、重重地扔在了地上,然后离开;也有人义无反顾地向队伍前端发起“插队总攻”……到记者离开时,仍有数百人在寒风中伫立。开发商放完600个号子,估计要到第二天早晨了。

  新闻延伸

  傍晚六点,“自发排队者”闪击大盘售楼处

  11月25日,半个杭州城的人都在关注一件事——城西某大盘从下午两点半起“开闸”卖房。此前,早有传闻说该楼盘一期积累的意向客户多达6000人,过于夸张的房源供需比让开发商上下“严防死守”,具体开盘时间地点极为保密。据知情人士透露,直到11月25日早上,该楼盘的许多普通销售人员都不知道当天会开盘。坊间则流传着另一个版本:部分温州人前一天晚上在网上看到该楼盘领出预售证后,自发到黄龙的售楼处前排队,引来越来越多的排队者,最后“逼宫”开发商于25日下午放号交订金。

  虽然开发商对这一说法并未证实,但从多种迹象来看,“逼宫”很可能是事实。据说前一晚大约从傍晚六点起开始有人在售楼处排队,而大批意向客户收到开发商群发短信则是第二天上午;而且,靠前的号子多被中介和黄牛拿走,号子在现场被叫卖到1万—5万元,此前花钱办了VIP卡的忠实客户,许多人并没有买到第一批房源。

  11月29日,是萧山区某楼盘计划中的放筹认购时间。工作人员前一天起在售楼处附近的酒店包下一个多功能厅,准备在第二天在这里放号。傍晚六点左右,工作人员尚未把放号现场的桌椅摆好,门口来了近十个讲着温州话的人,他们秩序井然地拉出椅子,排成一列,并且在椅背贴上事先准备好的“号子”,然后开始排队。有人排队的消息传开后,当晚迅速聚集了上百人的队伍,令开发商措手不及。

  如果说这两个楼盘是否“被开盘”还有争议,那么12月2日九堡某楼盘则是确定无疑的“被开盘”。这支上千人的队伍,据说是从当天傍晚六点开始出现的;晚上8点左右,该盘多数意向客户收到售楼小姐打来的电话,说是“赶紧去排队”;晚上九点后,在寒风中苦苦守候的购房者收到开发商发来的短信,称“原计划择日发放选房顺序号、开盘”,现在“鉴于冬夜寒冷,为免发生意外事件,公司决定今晚按实名登记发放选房顺序号。”

作者:亲历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