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金融 | 体育 | 健康 | 女性 | 两性 | 动漫 | 结婚 | 新闻 | 论坛

推动大杭州新区建设 住房变了生活品质提高了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09月18日 08:57:50 星期五  来源:浙江日报

  买房子注重环境了,安置房盖成品牌房,政府贴钱规划了新农村的小别墅……这些年来,浙江人民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住房的变革,生活品质巨幅提升。安居方能乐业,各地为改善群众的居住质量,动足了脑筋。

  国庆节前,本报记者来到杭州、临海和湖州吴兴区采访,感受到了当地群众住新房的喜悦。

  杭州:安置房有品牌地段好

  住在搬进不久的新家,杭州江干区丁桥镇三义社区的拆迁户陈斌感到十分惬意。“我给现在的安置房打90分。以前我们老觉得安置房质量差,不想回迁,现在大家都争着打听什么时候搬回来住。”

  随着杭州钱江新城、铁路东站枢纽、地铁一号线、九堡大桥、丁桥新城等大型项目建设启动,江干区也迎来了一个拆迁高潮。2008年,江干区全年拆迁住户7036户,面积达325万平方米。

  挑选地块最好地段,优先考虑拆迁农户安置房;引进绿城等知名房产商,以建设商品房的品质要求建安置房——杭州江干区在拆迁安置房建设上的两大“法宝”,得到了拆迁居民的交口称赞。

  彭埠云和家园安置房项目由杭州绿城房产一手打造。这个小区秉承了绿城惯用的“营造加法”风格,原计划用的普通塑钢门窗换成彩色覆膜的塑钢门窗,阳台栏板从铸铁材质换为铝合金玻璃,就连小区外墙的色调都进行了不下10次的小图版调试,力求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现在的云和家园绿树围绕,成了回迁居民的理想家园。

  江干区有关部门正在征求“文化农居”建设点子,计划在安置房小区中保留一些乡土文化的使用景观小品,让新居更贴合新居民的生活。

  临海:康居工程圆了农民建房梦

  临海市大洋街道庄头村80岁的卢仙妹近日又来到自家的新房前,看着正在装修的新楼,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卢仙妹告诉我们,多亏康居工程的实施,家里才能建起6间5层楼的新房子,宽敞得不得了。庄头村支部书记冯东裕说:“村里今年实施康居工程后,全村699户村民将在年底前全部搬入新房。”

  受用地指标的限制,临海市农民建房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为此,临海市今年全面推进以农民建房为重点的农民康居工程建设。市康居办主任郭鑫介绍,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惠民政策,预计今年政府将投入近亿元资金。

  列入康居工程实施村的大洋街道林桥村,已在今年8月份完成改造,一幢幢漂亮的农民小康型住宅鳞次栉比。大洋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崇富说:“康居工程不仅解决了农民的住房难问题,而且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还办起了餐饮、运输业、租房业等,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今年临海市计划启动160个康居工程实施村,建设、改造农房13000多间。目前,第一期86个实施村已全面启动,今年内可安排落实5322户。

  湖州:上万吴兴农民住洋房

  继5700余户农民喜迁新居后,日前又一批总建筑面积达56万平

  方米的农民安置房工程在吴兴区启动。工程完工后,吴兴区总计将有上万户农民迁进新居。

  “这里的农民安置房条件非常好,新小区里不但有学校、社区医院,还有体育健身中心,我觉得能住进这样的安置房真是我们的福气。”刚迁入八里店新农民小区的张凌华说。

  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带动农村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吴兴区打破传统村庄区域概念,对农民社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建成了八里店社区等18个、269.8万平方米的新型农民社区。

  农民新社区规划理念超前,安置房多为5~17层的“多层+小高层”公寓,各种配套设施非常完善。在已完成的新农民小区里建有一所市级重点高中、一所48个班规模的小学,每个社区都还配有一所设施先进的幼儿园、一个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并建设了国家级全民健身基地。

  “通过建设新农民小区,大大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推动了东部新区建设。”吴兴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