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金融 | 体育 | 健康 | 女性 | 两性 | 动漫 | 结婚 | 新闻 | 论坛

揭开星星港湾5年难涨成因 业内称已成价格洼地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09月03日 09:14:01 星期四  来源:今日早报

  有业主很苦恼地表示:“化工厂太多,空气不好。还可能有污水的排放,担心我们的居住地环境太差,希望得到改善。”还有业主说,“化工厂必须搬迁,小区才能安宁。气味太难闻了,风吹过来受不了。”

  这也成为星星港湾楼盘的一大硬伤。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对该楼盘的印象中,很多都提到了“工业区”、“污染”等字眼。

  一位网友说:“去星星港湾金沙苑考察了一番,风吹来的气味太难闻了,房间里有很重的味道,化工厂不搬还是不要住这里好,这么多房子太可惜了”。

  对此,陈明也表示,他的不少下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没有下单:“进出要路过工业区,闻到那种味道,感觉是很差的。”

  成因3

  开发商没有好好经营

  在星星港湾的售楼处里,销售人员坦言公寓没有做样板房,排屋样板房虽然有,但做得很简单,近200平方米的面积,仅花了10多万元来装修。在记者的坚持下,她百般不情愿地带记者去看样板房,记者看到,这个样板房没有专人打理,没有多少家具,墙纸起了皮,抽水马桶上写着“已坏”的字样,床用简陋的蛇皮袋盖着,似乎开发商并没打算以此来吸引购房者下单,或者卖到更高的价格。

  成因4

  投入不足盘少市稀

  另一个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原因是,楼盘体量过大,开发商不断推出新货,跟二手房房源形成巨大冲突,导致竞争激烈,也是价格不太上得去的一个因素。

  星星港湾总占地面积近17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从2002年12月动工,之后一直都在开发,源源不断的新房源,以及同样实惠的价格,分走了很大一部分需求。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个楼盘房价低开高走,才有利于二手房源有更好的价格。但星星港湾的开发商显然心比较“平”,房价上扬并不是很厉害。

  而反过来,二手房市场上房源的大量释放,也对新房造成巨大冲击,并进而影响它的价格。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排屋目前星星港湾还有20多套,均价大概6500元/平方米,总价约130万元。这批房源在2006年底的价格是5000多元/平方米。

  但记者随后致电某专业代理星星港湾的经纪人韦女士,她表示198平方米的排屋在二手房市场上100万不到也可以买到。而她挂出的一套排屋房源,238平方米是115万元。

  另外,虽然楼盘单体体量很大,但另一方面,星星港湾周边有规模的楼盘却很少。据销售人员介绍,新楼盘只有1个,并且很小。对此,一壶认为,在一些新区,虽然有些区域上市量比较大,竞争比较激烈,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盘多隆市,开发商的投入也大,有利于区域快速成熟。并且,周边有一些品质好的楼盘,也有利于整个区域的房价上扬,换句话说,楼盘多更有利于开发商炒作房价。

  “在什么样的楼盘里,买什么样的房源也比较重要。一个小区里,并不是大户型就一定比小户型赚得多,位置最好的也不一定就涨得最多。在星星港湾这样的楼盘里,买个八九十平方米的户型,市场还会比较大,买大户型估计够呛。区位摆在这里了,你这个大户型是卖给有钱人还是没钱人呢?所以,买房投资的话,一定要考虑你所要面对的下家都是些什么人,什么样经济实力的人会住到这个区域来。投资房子并不是都能赚到钱的。”章惠芳说。

  采访最后,业界专家纷纷表示,星星港湾价格上涨比较缓慢,但对于自住型购房者来说,这也不啻为一件好事,因为在杭州楼市疯涨的时候,它的价格基本上没怎么动,大大减轻了购房压力,“应该说,3000多元/平方米的价格,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有专家说。

作者:吴彩萍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