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时记得留个心眼
若已中招,记得拿起法律武器
纪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新房佣金本是开发商支付给中介的报酬,如今却成了很多中介竞争抢客的手段。比较常见的有“利用返佣诱惑消费者跳单”的、“把返佣包装成买房折扣进行虚假宣传”,很多返佣实际已成空头支票,购房签约前给出承诺,签约后中介又矢口否认。
针对这一现象,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分析道:“从过往多年来看,返佣弊大于利,一方面加剧了行业中的恶性竞争,互相抢客户,很难沉下心来做好客户服务;另一方面,购房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障,返佣不兑现的纠纷层出不穷。所以正规中介机构是不允许员工私下进行返佣的。以链家为例,如果发现经纪人返佣,将根据内部管理规则进行处罚,如果承诺返佣且不兑现的,经纪人将面临被开除。”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在“返佣”上中招的买家不在少数。如果已经中招,记得拿起法律武器。比如小丫就在网上分享了自己成功维权的经历:“发出起诉状后,经过调解,买房返佣终于要回来了。”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胡增冬律师告诉记者:“购房返佣约定并未违反效力性的法律规定,故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如出现中介承诺返佣,但事后跑路的情形,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事后维权。”
“首先,确定返佣约定的相关事实,固定证据。然后,与中介人员协商或投诉市场监管部门。最后,利用固定证据和相关事实向法院起诉要求中介人员履行约定义务、承担违约责任。”胡增冬律师表示。
“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购房者除了本身要谨慎甄别中介的宣传内容,还应在中介提出购房可以返佣时,要求签订书面的协议,内容涵盖返佣的时间节点、返佣金额及违约应承担的责任等,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中介承诺返佣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书面协议或合同条款等建议保留;另外,防止中介人员跑路,购房时最好选择资深的、规模较大的中介服务机构更为稳妥。”胡增冬律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