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日,"乡村振兴 共引共振”沙龙,已圆满落幕。沙龙现场,大师、大咖,以及各界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
此次沙龙,围绕“乡村振兴 共引共振”,就新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绿城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思考,建筑美学重构乡村风貌等一系列主题进行深入对话。
现场,在绿城中国浙西区域集团副总经理叶恒总与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美好生活研究院虞晓芬女士的深切致辞里,开启了美丽乡村的美好未来新探索。
©绿城中国浙西区域集团副总经理 叶恒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美好生活研究院 虞晓芬
而绿城·望山隐庐,恰是一切思考的回归。它是乡村在地资源与现代艺术美学融为一体的湖山艺术目的地,更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品牌房企的使命和担当,给出绿城中国的美好答案。
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高地,又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新时代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武义的发展故事,个人总结:第一,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切为了人民,向着人民。第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三,必须坚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第四,必须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第五,必须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浙江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中梁
金中梁深刻剖析了浙江武义发展三大县情、三大战略、三大布局、三大接轨、三大效应等演进路径,对于走好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这条乡村振兴之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启发性。浙江在乡村振兴的探索上远不止这些。
202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未来乡村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对“千万工程”的再深化、再出发,规划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创新。
“浙江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非常重视系统化,而且是全域的系统。美丽的表象后面,实际上,它的背后是广大乡村地区空间资源要素怎么更加系统节约利用的问题,规划当中,如何体系化的利用非常重要,如何体系化的管理,这是规划要做事情。”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 陈前虎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逐年推进,记忆中原生乡村正在渐渐复苏,大众也在重新认知乡村的价值。
乡村正在呼唤着人们的回归。
“乡村振兴现在面临三大机遇。第一是后疫情时代,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渴望改变,想要回到乡村去。第二是交通的改善,网络的发展,让乡村的区位条件改善。第三是国家对此的大力投入。这是我们回到乡村的最好时机。”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俞孔坚
从小生长于金华农村的俞孔坚,一直对土地怀着深深的怀念与敬畏。2015年,俞老师创立了【望山生活】,诗意栖居、生态优农、全域旅游、研学启智和艺术文创五位一体的望山生活模式,实现人们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实践他对自然生态的执着守护,对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的探索。在完成黄山西溪南、婺源巡检司等已被国家列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乡村振兴范例后,儿时记忆里的白沙溪、南山,也成了他现在最想归抵的心乡。
现在,在与他有着同样复兴乡村理想的绿城邀请下,带着【望山生活】,回归到这片土地,一起赋予它新的生活文明,新的艺术生态。
“望山隐庐项目,有两个关键的主导价值。首先是“原乡”,每个人都有思乡的情结,也是总书记和俞孔坚教授讲的,我们希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以在这实现。其次在刚拿到这块地时,我来过很多次,当走遍周边的村落、南山以及原来的石门农场,站在茶园土地上,站在荷花芯村水库旁边,我能充分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这就是绿城所说的“安定美好”,也是项目的第二个关键价值。回到这片土地以后找到乡愁,找到精神原乡,这是打造望山隐庐美好初衷。”
——绿城中国浙西区域集团金丽衢城市公司总经理 潘思远
正如在潘总沙龙上所说,看到这样的山水,对实操者、执行者来讲,我们觉得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我们对每一棵树、每一寸土地要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改造,我们已经非常严谨的对土地进行了拓宽,在原生态的树林保护上下足了功夫,点状基本上避开了所有超过一定程度上的苗木,或者和水、土地的距离,尽量少破坏、少动一方土,做到对大自然的尊重,重拾人与土地的本质联系。
在金华南山国际慢城(规划)开发、长山国际设计走廊(规划)建设的政策机遇中,绿城在长山乡望山新村寻得一处自然的秘境。
在这片天然宝藏地,绿城希望能够寄托山与水的情怀,印刻乡村底蕴的基调上,通过对美与灵性的感知,凝练数载乡土实践经验,设计一部美丽乡村的理想范本——绿城·望山隐庐,留纳所有人回归的理想。
当乡村中建筑成为可供美好生活的场所时,才能实现乡村的回归主题。秉持以人为本的初心,绿城以绿城·望山隐庐为样本,重新定义乡村生活。绿城中国研发设计中心副总经理骆云以一个设计师的角度为我们分享绿城所创造的理想生活模样。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对生活有些不一样的需求。我需要能够保持初心的灵感源泉,需要美好空间去链接生活本质,需要公共场所去实现跨界交流、精神共鸣。但城市是不完满的,这里提供了完满的想象。”
——绿城中国研发设计中心副总经理 骆云
周围是绵延起伏的南山山脉,荷花芯和油塘水库,遥相对望,远处吹来的风撷着缕缕茶香,那是近万亩的茶园。这片约53亩原生山水,就是绘制栖心地的蓝本。
在自然与舒适的平衡中,绿城·望山隐庐将活力、运动、艺术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在自然山水间营造Natural-life自然美学生活体系,纵情的山水生活正待懂生活的人来探索和感受。荷花芯艺术酒店、国际大师楼等艺术共享场域,将山水的诗情画意与思想的精神指引交织在一起,相逢一场灵魂的共鸣。
以引领时代的人居理念,绿城·望山隐庐架起一座通往理想生活的“彩虹桥”。面对承载美好生活的容器,绿城认为,建筑作为呈现乡村的视觉艺术,应该为乡村留下新思想、为人们带来新文明,应该符合新时代的趣味和审美。
之于美化乡村的默契,绿城再次携手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培栋,为这部作品,赋予不一样的意义。
“围绕这样的场地,围绕它好的资源,围绕它不足的因素,围绕中间的村落,我们希望有机会在这个项目中实现一次乡村思考的迭代,通过模式、形式和工艺、类型的叠合,在这里做一次策略叠加。在这里,我们实现生态修复化开发,实现文旅体验导入、产业引领的建设,实现整体城乡互融的乡村振兴”
——line+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朱培栋
因为同样对设计、对产品抱有初心,在这样的契合中,绿城与朱培栋老师创造性地在庐系Trees villa的基础上,注入艺术元素,创新NATURAL VILLA形制。
“针对场地的地形和地貌,我们跳出传统城市化标准化的思路,面对不同的地形,用不同的建筑形式、建筑语言,改善体量,尽可能多让风景和室内外的资源充分对话。”
大面积的玻璃立面,让建筑自然而然地成为湖山的一部分;局部采用独特的吊脚楼形式,悬浮于原生态保留的绿林之上。建筑倒映在湖面上,通透、轻盈、静谧。或许你不敢相信,如此充满设计感的建筑也会与质朴的山色融为一体,随即又以不断生长的姿态让栖居之地融入自然的秩序。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望山隐庐是绿城探索当代乡村振兴新模式的一次深刻实践。更是关于人们对于山水乡愁怀念的一次成全。
绿城致力于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根与魂,深刻阐释其时代赋予的精神文化价值,并加以艺术的交融,从源头上唤醒人们对乡村内在生命力的向往,让那份“诗与远方”落地生根。
免责声明:本文由项目供稿,版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本网观点与立场,此稿更多作为传递信息之目的。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