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城区寸土寸金,老小区更是关联着学区、地铁、医院、超市等生活配套,每当传出动迁或是改造的消息,总会引来很多市民的关注。
西湖区有两个老小区——建工新村、日晖新村,盛传“要进行危旧房改造”的消息已经蛮长一段时间了,前几天,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建工新村、日晖新村区块危旧房改造(一期)项目建设工程方案。方案显示,这两个小区的部分危旧房屋,真的即将进行“拆除重建”了!
一时间,这块既是地铁房又是学区房的“黄金宝地”,引发了无数街谈巷议。
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危旧房将拆除 重建多幢高层住宅
根据公示方案,建工新村和日晖新村范围内划定了一个“先行启动区”,启动区内的部分建于上世纪50年代、已被鉴定为危房的旧式住宅楼,将进行拆除重建。
先行启动区内,未来将重建起4幢住宅楼和部分配套用房。其中4幢住宅楼,部分为高层住宅,最高的一幢有20层高,其余几幢分别为8层和5层。
从公示的剖面图来看,重建后的住宅楼层高为2.9米,外立面采用真石漆和花岗岩来进行装饰,住宅的地下一层为储藏室、一层为非机动车库。
在这些重建的住宅楼之间,规划了一个面积为551平方米的公共绿地,还有部分地面车位围绕着重建的住宅楼进行分布。
建工新村和日晖新村,都是杭州老城区里比较典型的老小区,相对新一些的楼栋,也已经是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了,还有部分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楼栋。经过岁月的侵蚀,这些青砖建成的房子,外墙部分已经脱落了很多,有些直接露出了土红色的砖墙,看上去更显斑驳老旧。
走进这些老房子,狭窄的楼道里堆着住户的杂物,光线昏暗,各种电线、水管缠绕在外墙之上,让老房子更显杂乱。
从建工新村、日晖新村属地相关部门了解到,这一区块的危旧房改造工作已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有望进入居民签约阶段。而建工新村、日晖新村区块危旧房改造(一期)项目建设工程方案将公示至12月10日,市民若有意见或建议,可联系相关部门。
主城区学区房交易的热门地带
涉及均价超10万元/平方米的学区房
相比其他区域的拆迁,建工新村和日晖新村危旧房改造的消息,在市民中引起的关注和讨论更多一些。原因是——学区。
位于地铁2号线沈塘桥站附近的建工新村和日晖新村,是杭州名校文一街小学本部校区和杭州市十三中本部的双重学区房。
两个小区内,还有不少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房源,很多市民为了孩子能够进入名校就读,早早就筹谋,在建工新村和日晖新村内购买了学区房,这两个新村也成为西湖区乃至杭州主城区学区房交易的热门地带。
因此,两个小区的房价也都相对较高。
综合我爱我家、链家等二手房交易平台数据,建工新村近月成交均价超过8万元/平方米,其中还有成交价格超过10万元/平方米的房源,这几乎是杭州价格最高的老小区之一。
日晖新村的成交均价相对低一些,但也超过了6万元/平方米。
有人几个月前在这里“潜伏”
买下了一套房子
走进文二路上一家中介门店,几位中介表示,建工新村和日晖新村这两个小区,二手房交易一直非常活跃,由于一些家长在孩子完成学业之后,便会将房子转手,改善居住环境,所以,很多老房子可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转手了四五次,成为了一块帮助孩子进入名校学习的跳板。
一位中介说,建工新村和日晖新村要进行拆迁改造的消息,在这一带其实流传已久,他的一位客户,在几个月前奔着即将拆迁,买下了一套面积5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
而昨天早上,也有很多市民在得知建工新村、日晖新村区块危旧房改造(一期)项目建设工程方案已公示后,跑到中介门店,来咨询购房的相关事宜。
“学区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购房因素,如果能遇上拆迁,老房子变成新房子,房屋价值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很多闻风而动的购房者,都有着这样的考虑。”中介工作人员说,既有从小学到初中的名校学区配置,又有崭新舒适的居住环境,岂不两全其美?
不仅是想买学区房的购房者,建工新村、日晖新村的一些居民,这几天也纷纷到中介门店,打探起了买房的事。
日晖新村的居民曹大姐就是其中之一,昨天上午,她在中介门店里已经选了石灰桥、求智巷等周边3套房子,准备都去看一看。
“我们家的房子面积很小,房子也很旧了,但是家里条件真的有限,我们又不愿意住到远的地方,现在传出了拆迁的消息,刚好给了我们一个在附近换房子的机会,所以我提前来灵市面。”曹大姐用手机算了算3套房子的单价,皱了皱眉头,“这个价格还真的不便宜。”
一则危旧房改造的规划公示,搅动了这个小范围内的楼市动向。目前杭州楼市的整体市场行情趋于稳健,但在“公民同招”“全民摇号”的教育政策背景下,市民对于学区房的购房热情,依然在持续高涨。
“那你这房子卖不卖的?”
“那肯定不卖的!”
昨天上午,我们到建工新村和日晖新村走了一圈,发现对于这两个小区的居民来说,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各家阳台上、居民自己搭建的架子上晒满了衣物;树荫下,几位居民在悠闲地打着牌;临近中午,各家厨房传出锅碗瓢盆交响曲,小区里回荡起了饭菜的香味,一切如旧。
即将面临拆迁的居民陆先生,心态很平和:“无论是未来能住上新房子,还是在现在的老房子继续住,我就想住在一个离西湖不远的家,每天能去西湖边荡荡儿,吃点小菜喝点小酒。”
不过,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更多居民其实很挂心拆迁这件事。
在建工新村小区,坐在社区小花园聊天的几位大伯大妈,聊得热络的正是小区的危旧房拆除重建。
对这件事,他们的心态有点纠结:一方面,拆迁肯定是好事,他们也很希望能住上新房子、改善居住环境;但同时,作为老人,又有点害怕伴随拆迁而来的搬进搬出、新房装修等一大堆劳心劳累的事。
住在建工新村的马奶奶说,她住的房子是单位的福利分房,房龄比她现在已退休的孩子年龄还要大。当年分到这样一套房子,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但到了今天,这样的房子住起来确实不舒适,光漏水的问题,就令她头痛不已。
说到拆迁,马奶奶虽然脸上笑眯眯,“我们等拆迁已经等了很久”,但还是有些担忧:“我年纪这么大了,拆迁、过渡和回迁这个过程太折腾了,我这把老骨头会不会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有时想想,还是安耽一点么算了!”
“那你这房子卖不卖的?”边上一位中介模样的小伙子赶紧问。
“那肯定不卖的!”马奶奶把脸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