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国内外要闻>>
保障高龄失能失智老人 杭州启动康养体系建设试点
house.hangzhou.com.cn 2019年07月19日 09:27:39 星期五  浙江在线

7月18日,浙江省康养体系建设试点落地杭州西湖区启动仪式在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这意味着杭州正式启动康养体系建设试点。

探索推进康养联合体系建设写入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是指以保障高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为重点,积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不断满足老年人对康养服务的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包括评估、照护、护理培训等环节。

今年,杭州在西湖区、拱墅区、上城区、桐庐县率先试点康养体系建设。其中,西湖区将在西溪街道和三墩镇落地开展。

启动细致康养评估并建档

家住西溪街道文锦社区的赵娥英今年87岁。6月27日,社工带着来自浙江医院的医务人员前往评估时,她恰巧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麻将。一听说要检查身体了,立马拄着拐杖站了起来。

评估员对照量表,对赵娥英的基本健康状况、基本能力、体适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睡眠质量、营养等情况,逐条问询和测试。“我晚上睡觉有时脚会抽筋,要起夜3次。”在评估员的耐心引导下,赵奶奶如实说出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

“6月上旬,我们康养评估已经启动,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求智站点已完成60例志愿者体适能评估。”西湖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6月27日,由浙江医院、西湖区西溪街道、西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的5组10人,在西溪街道辖区完成了30例疑似失能老人的评估工作。7月8日至12日,西溪街道的6个评估点对预约的疑似高风险失能人群进行了评估。

近期,西湖区正在西溪街道和三墩街道进行失能、高龄老人评估工作,争取在2个月内对这两个辖区内50%的重点老年人群建立能力评估档案,并定期复评。

提供个性化居家康复护理方案

根据“90644”养老政策,九成以上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而老年人拥有一体多病,多病共存的特点。西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杭州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等‘四化叠加’趋势越发显著。

面对身体机能的逐渐退化,居家康复养老的需求十分强烈。”因为居家养老康养体系建设还存在如转诊机制不明、医护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缺失、实施设备不全等问题,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也无法得到完全满足。

以西溪街道为例,该辖区有常住居民7.89万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万,80岁以上老年人口3776人,90岁以上、100岁以上高龄老人分别为484人和6人,是西湖区内老年人数量最多、寿命最长的街道。其中,失能、半失能、失智等有康复需求老人达1150余人。

因而,此次西湖区依托浙江医院老年康复和护理团队资源,对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居家康复和护理方案,探索在医院核心指导下的“医院-社区-居家”老年人康养体系的构建及相互间的转介机制,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依据。

西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摸底评估完成后,通过评估数据的整理分析,将制定老年人能力分层标准,并针对不同分层人群形成初步的康复照护方案,包括康复方案和长期照护方案,为失能、半失能和病、术后康复期老人开展每月上门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指导及心理慰藉等。

让老人家庭成员具备康养理论和实操能力

照顾失能、失智老人不仅需要专业护理人员,也需要家人有一定的护理知识。然而研究显示,失能老人家庭成员和服务人员专业的康复护理技术非常欠缺,且照护质量参差不齐。

西湖区为此还开展了居家失能老人家庭成员及服务人员康复培训项目,建立健全为老服务人员培养机制。

区里为不少于200户的居家失能老人的家庭成员及服务人员提供基础的康复护理理论和实操知识培训,以增加居家失能老人家庭成员、服务人员基础康复护理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让其家庭成员具备基本的康复护理能力,能为失能老人提供相对专业的家庭照护,最大限度地保存失能老人的残存功能,以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同时,西湖区也呼吁全社会参与的尊老爱老行为,倡导孝老文化,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支持。西湖区将结合合作单位的有利条件和教学资源,为居家失能老人提供持续的帮助和支持,以减少失能老人入院次数,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支出。

此外,西湖区将总结经验,形成居家照护服务手册;形成医院、社区、街道相互间相互联接的、可复制的长效机制;制定转介流程与与各自工作职责规范等。


作者: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袁芳 编辑:郭鑫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