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本埠要闻>>
二手中介“品鉴”房博会 后市走向基本“惟”稳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10月21日 20:23:08 星期三  杭州网

(10月19日 杭州网讯 记者 王泽金 金柏松 实习记者 钟玲玲 夏迎莹)杭州第十六届房博会临近,开发商们怎么看待本次房博会?对未来楼市的走向如何看待?有哪些楼盘将有哪些优惠?房交会期间他们将有哪些促销措施?房博会期间的成交和价格他们又将如何看待?

>>>房产“智囊”预测房博会 分析楼市大多看平

>>>房博会探访之兰洪海:十月是刚需释放时间节点

>>>中介有话说:房博会并非二手房的“分水岭”

>>>众开发商预测本届房博会 提前透露相关优惠措施

针对网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杭州网组织了本次调查采访,采访对象涵盖了开发商、二手房中介、策划机构、专家和业内名人,试图通过这些正奋战在楼市一线的菁英们,或管中窥豹、或高屋建瓴,向我们详细展示和描绘了今年房博会的相关情况及楼市走向。

裕兴市场营销部主管:徐荷香

“看、听、品、享”回馈客户 成交会有所上扬

记者:你们有参加这次房博会吗?

徐荷香:有,都是二手房房源。

记者:房博会期间,你们项目有没有一些优惠措施?有哪些活动策划?

徐荷香:有一些促销活动。具体我们的宣传海报上有。

记者:目前社会上又开始出现“拐点论”的说法,您认同吗?您觉得当前民众购房的情绪有没有开始出现观望状态?您认为接下来的楼市会怎么走?

徐荷香:我认为不会拐,虽然可能价格处于高位,所以对于那些收入中的下的人来说可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但总体来说还是平稳的。

记者:在当前形势下,您对今年的房博会怎么看?您认为房博会上成交量会不会继续放大?成交价格是较上月上升还是会下降?

徐荷香:房源比较集中,成交量浮动不大,较上月价格还是稍微上扬的。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关二次房改的讨论非常热烈,您个人怎么看待目前的房地产体制和政策?您认为有必要进行二次房改吗?如果有的话,着重点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徐荷香:是市场宏观的需要,现在银行的指标已经完成,根据一些调控的 ,二次房改还是比较符合市场需求的。着重解决的应该是价格的把控。


华邦地产市场部经理 周东临

年底还会有成交小高峰 房博会较08年肯定有提升

记者:你们有参加这次房博会吗?

周冬临:有参加,二手房。

记者:房博会期间,你们项目有没有一些优惠措施?有哪些活动策划?

周冬临:没有。

记者:目前社会上又开始出现“拐点论”的说法,您认同吗?您觉得当前民众购房的情绪有没有开始出现观望状态?您认为接下来的楼市会怎么走?

周冬临:拐点不拐点只是一个名词,对于市场一段时间的起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的市场下,由于近段时间的银根紧缩,对于二套房贷的一些优惠收紧,会有一小部分的民众有观望,但是比重较小,整体的市场走势还是在往前波浪式前进。在今年年底之前,会有一些赶政策末班车的现象出现,不排除有新一轮交易小高峰的产生。

记者:在当前形式下,您对今年的房博会怎么看?您认为房博会上成交量会不会继续放大?成交价格是较上月上升还是会下降?

周冬临:今年的房博会有83家开发商参展,10家中介企业参展,从参展的规模和可销售的房源上来看,均不低于往年,应该对于民众的信息猎取会有帮助。今年的市场成交量总的来说,比起08年来说,都是天壤之别的。房博会对成交量的提高会有拉升,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总体来说,市场成交量提升,还是由市场需求主体来决定的,展会只会促进,不会起主导作用。至于成交价格,跟刚才说的是一样的,成交价格的上扬或下降,并不是由一次房博会来决定,要看现在的市场趋势。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关二次房改的讨论非常热烈,您个人怎么看待目前的房地产体制和政策?您认为有必要进行二次房改吗?如果有的话,着重点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周冬临:房地产体制还是存在需要健全的地方,没有一项体制或者政策是万金油。所以如果说真要进行二次房改,我认为房改的内容本身比房改的必要性更值得讨论吧。有些政策还是处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初衷是好的,是希望能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随着住建部的重视和各个层面的呼声,体制和政策的越来越健全,相信房地产还是会越来越向市场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吧。解决的问题:市场化吧,保障性住房啊,供给缺乏啊,其实政府比我们更清楚,毕竟天天在研究的。这么大的一块蛋糕,他们也不知道怎么烘才能烘好,怎么分才叫平均的。也不能怪他们的,毕竟政策或者体制有了缺陷了,才有改进提升的空间的。呵呵(笑)

中大置业总经理助理 田冬静

房博会价升量跌 楼市平缓到年底

记者:你们公司有参加这次房博会吗?

田冬静:没有参加。

记者:目前社会上又开始出现“拐点论”的说法,您认同吗?您觉得当前民众购房的情绪有没有开始出现观望状态?您认为接下来的楼市会怎么走?

田冬静:应该不是拐点,而是调整,3月份以来房价一直居高不下,10月份有些回跌,成交量会受到些影响。观望的话是有一点的,现在利率上调,首付比例上去,所以谈判的时候还是会在意一些。楼市在今年年底之前还是平缓的,可能到明年年初会有新的变化。成交量会下跌不过成交价应该持平。

记者:在当前形式下,您对今年的房博会怎么看?您认为房博会上成交量会不会继续放大?成交价格是较上月上升还是会下降?

田冬静:效果不会太好,因为3月份到现在其实是缺好的房源,而且二手房房东的心理价位比较高,所以成交量总体是下降的,价格的话,金九银十嘛,跟9月份比起来还是上升的。因为现在的市场,观望态度的比较多,所以房交会到时人还是蛮多的。


财富置业企业部策划 陈康

看好本届房博会 后市分两阶段走

记者:你们项目有参加这次房博会吗?

陈康:没有参加。

记者:目前社会上又开始出现“拐点论”的说法,您认同吗?您觉得当前民众购房的情绪有没有开始出现观望状态?您认为接下来的楼市会怎么走?

陈康:对于社会上现在出现“拐点论”的说法,我并不认同,其实“拐点论”在这几年的楼市飙涨的状态下接二连三的出现,但是市场用市场自己的走势对“拐点”这一说法博以了一个强势的反击,市场决定一切,任何猜想都因该由市场来决定,存在即合理。

当前民众的购房放情绪并没有出现太大的观望状态,从本月成交数据来看,本周杭州二手房成交量日均175套左右,暂时接近6月份的一个日均成交水平,一些自住型需求的购买力依然旺盛,与此同时价格也在同步上升,当然这期间由于房价的过快上涨,观望的情绪难免出现,就像年初楼市刚开始回暖的时候同样充满了观望,但是这种情绪在市场面前很容易就变成了踏空行为,观望在楼价上涨的趋势下变成了井喷,所以暂时观望气氛总体来说并不浓厚。

接下来楼市走向我想会分成两个阶段走。第一阶段在下半年税费政策依然可以享受优惠的前提下,刚性需求以及部分投资需求依然会趁“税费优惠”政策进行积极的选购,因此整体的成交量不会有一个太大的降幅,第二阶段,明年来说,“税费政策”预计将会取消,所以“量价背离”的态势市场一定会根据市场规律进行调整,房价将会进入滞涨状态。

股市用空间在换取时间,楼市正用预期在透支未来,所以明年的楼市行情并不乐观。

记者:在当前形式下,您对今年的房博会怎么看?您认为房博会上成交量会不会继续放大?成交价格是较上月上升还是会下降?

陈康:对于今年十月份的秋季房交会我还是比较看好的,这次房交会参展的企业也比五月份的要多,成交量的放大我觉得毋庸置疑,成交价格上面也必定创造新高。

每年的房交会作为整个行业的风向标,其在众多购房者,经营者以及管理层来讲都是一次重要的行情集市,07年十月份在市场快速的增长后房交会上观望气氛浓厚,整体市场步入调整期,而今年的情况类似07年这么疯狂,但是这种疯狂的原因和因素以及身处的环境远比07年复杂的多,总体来说就是今年是金融危机环境下,政府政策支持下以及08年压抑刚性需求爆发下的特殊上涨行情,且在国内经济慢慢复苏,整体通胀预期加重的情形下,本届秋季房交会的成交还是会有所建树。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关二次房改的讨论非常热烈,您个人怎么看待目前的房地产体制和政策?您认为有必要进行二次房改吗?如果有的话,着重点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陈康:首先对于二次房改,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已经明确表示,不论短期计划还是“十二五”规划中,住房目标仍然是住有所居。

其次对于二次房改是一个复杂工程,如果要改肯定也会有一个比较长远的周期,个人认为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体制和政策上面并没有需要大刀阔斧的地方,其实作为当初的房产改革已经在大方向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划和指导,现在最关键不是“二次房改”而是如何把原有的一些政策贯彻到底,如何使原有的房产执行漏洞给他补全,不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要严格政策、规范行业、提高监督、严厉惩戒等等措施来使得房地产行业健康向上的发展,反对暴力,这样才是解决之道。

社会上对于二次房改的讨论说到底还是因为房价太高了而引起的,高房价因该由市场自身去调节,政府要做的还是要规范,严格落实执行每一条有用的措施。

作者:王泽金 金柏松 编辑:张梦婕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