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煜轩 摄
从2016年至今,从限价到限售,再到如今的全面放开,可以说,杭州楼市的政策变化,一直基于宏观环境、市场热度及民生需求的综合考量。
从鼓励、收紧到全面放松,通过不断动态调整,引导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回首“限价”十年,杭州楼市发生了不少故事。排队冻资的家庭、未中签的遗憾和选房后的欢呼,成为一代购房者共同的城市记忆。
而近期限价政策的取消和信贷政策的宽松,标志着杭州楼市政策进入新阶段,更加强调市场调节和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相关报道:
限价时代(2016-2024年)
2016年9月,杭州首次实施限购政策,规定非户籍家庭限购一套房,以遏制当时房价的快速上涨。
随后在10月推出新政策,规定房企在申领预售证时才确定最终售价。该政策旨在抑制房价上涨,例如当时关注度极高的江河汇和望江新城等高总价住宅板块,高层住宅精装限价定为69800元/平方米。
由于该政策仅限制高层住宅价格,所以当时不少开发商采取了通过“高低配”(高层+别墅/洋房组合)来提高利润,一时间导致低密产品激增。2016年,涉宅用地中有近20个楼盘规划高低配。
2017年3月,杭州更改土拍规则,溢价率达50%即要求现房销售,达70%还要竞报自持;当年7月,土拍规则又一次变化,自持封顶后转入竞报配建养老。
双限时代(2019-2021年)
杭州楼市严格意义上的限价,是从2019年开始的。
2019年6月29日,杭州最新一批涉宅用地挂牌,土拍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挂牌文件明确约定了地块未来的新房售价(包含毛坯销售均价、毛坯最高价以及最高精装标准)。
此外还设定了地价封顶机制,即地价也被提前锁定。
由此,杭州土拍进入了“限房价、竞地价”的双限时代。
据好地网统计,2019年7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杭州十区一共成交了573宗“限房价”涉宅地,涉及杭州楼市大大小小数十个板块。比如,炙手可热的钱江世纪城板块,新房限价维持在4.5万-4.6万元/平方米;新兴板块未来科技城和云城,新房限价在3.61万元/平方米……
房企拿地时就知道了地价上限以及未来开盘售价,成本多少、利润几何,几乎是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杭州在土地出让时还有很多的配套政策。
例如,挂牌出让土地时,设定土地上限价格,当溢价率达到70%时锁定限价,转入竞报自持比例,也就是开发商自己持有,不能出售只能出租的房源比例。
又如,杭州主城区商品住宅项目用地配建公租房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10%。
2019年9月6日,因高层洋房超过限价的沁园通知业主办理退款。最少可以退35万元,最高的拿到了79万元的差价退款。
政策松绑(2021-2024年)
不少杭州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松绑的转折点,来自2021年10月份的土拍市场遇冷,17宗地块决定终止挂牌,避免流拍。
于是,自2021年起,杭州开始了一系列土地出让细则的调整。
2021年,出让地块拍到上限价格后,取消竞自持,改为竞无偿移交租赁住房;
2023年取消公租房配建要求,筹建公租房要求采用划拨形式供地,单独选址,集中建设,商品住宅配建指标项目不计入总量。
2024年10月全面取消新房限价。10月9日后新出让的住宅用地,不再设置新建商品房销售限价,由开发商自主定价。
放松土拍规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给开发商让利,稳住地价,以对抗市场下行。
限价政策助杭州楼市维持了热度
“双限”政策下,2016-2020年杭州房价年均增长近10%,但限价也使得核心区新房与二手房形成倒挂,如奥体板块限价为4.6万元/平方米,而周边二手房价达到了6.6万元/平方米。
2018年4月,杭州新房销售实施公开摇号政策,为众多购房家庭建立了更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对人才、无房家庭、多孩家庭等进行适当倾斜,并针对市场热度超高的红盘引入社保排序机制。
也是因为摇号,杭州诞生了“万人摇”的“名场面”。
据不完全统计,杭州自摇号以来中签率低于1%的有8次,中签率低于10%的多达408次,“万人摇”有32次。
2018年6月,有购房者用名下三家公司参与多个热盘的摇号且多次中签,引发热议。之后,杭州火速出台政策,叫停以公司名义买房的行为。
2020年,在全国多地楼市行情转冷的情况下,杭州出现了6万人摇西溪公馆的盛况。这年7月和9月,杭州两次发布新政,针对人才房、无房家庭认定、限售、摇号倾斜、登记等方面全面精细化“打补丁”,规定“热点楼盘”只面向高层次人才和无房家庭销售,并限售5年。
正是在“限价”以及“摇号”的双重政策下,杭州新房市场一直保持了一定的热度,即使在2021年之后全国楼市总体步入下行阶段,杭州核心区域的一些红盘仍然在摇号过程中屡次出现“顶格社保”现象(购房者须从2006年1月起连续在杭州市区缴纳社保方可获得入围资格)。
也是在限价的政策之下,这十年杭州新房价格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再加上人才优先摇号以及购房补贴政策,让更多的外地人愿意来到杭州工作、置业。自2016年以来,杭州更是连续多年人才净流入率稳居全国第一。
后限价时代
杭州楼市进入“市场定价”新周期
2024年10月,杭州楼市“杭五条”新政出台。杭州市住保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政策调整之后,杭州在市场过热时期推出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已经全面退出,恢复了市场机制对楼市的主导作用。
“限价措施的实施,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是目前楼市供不应求的关系已经转变,成为买方市场,保留限价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房地产发展处相关人员表示,取消限价是大势所趋,这也意味着楼市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杭州土地市场,也立刻做出了回应。
去年10月取消限价后,安琪儿板块的地价从3.6万元/平方米升至5.07万元/平方米,涨幅达40%。望江新城的望海潮TOD地块,楼面价更是超过4.5万元/平方米。滨江区政府北区、水电新村、南星水厂、城站东广场TOD、蒋村西溪北等一批宝地也接踵登场,土拍市场一时间热火朝天。
限价时期很少出现的高总价项目也纷纷涌现,绿城、滨江等房企推出了总价千万级以上的科技住宅,比如滨江·观翠揽月轩,精装限价取消后预期售价破10万元/平方米。
接下去的杭州楼市,还会有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产品重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