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7月19日晚上10点,杭州快速公交1号线,也就是大家熟悉的B1线,分别从下沙高教东区和古荡公交总站发出了末班车,这不仅是B1线的末班车,也是杭州快速公交系统的最后一班车。
7月20日起,B1线正式更名为200路,并调整走向,下调票价。
B字母打头的线路编码曾经是杭州快速公交线路的专属线路编码。几经调整,B1线成为杭州快速公交系统最后一条运营线路,B1线更改为普通公交线路200路后,意味着快速公交系统杭州告别。
家长陪着孩子赶到下沙
只为坐上B1线的最后一班车
7月19日晚上9点40分,我们来到了B1线位于下沙一端的首末站下沙高教东区,B1线更名调整后,就不会再从这里出发,下沙的首末站将更改为金沙湖附近的顺安巷公交总站。
离晚上10点的末班发车还有一段时间,车站里已经有很多乘客在等待乘坐最后一班车,很多是“巴士迷”,也就是公交系统的爱好者,他们拿着相机、手机甚至更为专业的视频记录设备,拍摄记录着B1线的最后时光。
家住星桥的小沈刚刚高中毕业,拿着手机拍摄着B1线的站牌、车辆和站台上的“快速公交“标识牌,他说:“B1线是杭州颇有意义的一条公交线,它开通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我在很小的时候还坐过红色的通道车,没能坐上它的第一班车,那就在它的最后一天来送送它吧。”
家住城西的小陈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吃完晚饭就和爸爸一起坐着B1线特意赶到下沙,只为坐上B1线的最后一班车,“B1线是杭州城市发展的见证和代表,我想着能够留下点素材,给自己也是给杭州留存一些记忆。”
听了儿子的话,小陈的爸爸很有感慨:“没想到儿子喜欢公交车,还能说出这样的一番感想!”他告诉我们,他自己曾经在下沙上学,对于B1线有着非常深刻的记忆,没有地铁的年代,B1线对于他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那时候下沙的大学生们要去城里,基本上都是坐B1线,长长的两节车厢也被塞得满满当当,有时候觉得这个公交车很高级,有时候又觉得坐这么拥挤的公交车是种煎熬,这些都是我们的青春记忆,回忆起来都是很美好的。”
他说,当儿子告诉他想去坐B1线的最后一班车,他立刻同意陪儿子一起去,“一个是儿子还比较小,晚上这么晚出门有点不放心,再一个也是回忆一下自己的青春吧。”
不仅小陈的爸爸,在最后一班车上,还有多位家长都陪着“巴士迷”孩子一起乘坐,其中一位“巴士迷”的妈妈说:“孩子有这个兴趣挺好的,我们家里都很支持,希望这份爱好能成为他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晚上10点,载着满满一车人的B1线末班车准时从下沙高教东区开出,车内十分热闹,有的“巴士迷”在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杭州交通系统的“冷知识”,有的乘客则在回忆着自己过去坐B1线的经历,路过一些具有标志性的车站或地点时,还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可以感受到大家都在享受这一趟的“告别之旅”。
闸弄口新村、艮山门东、艮山门、武林广场北……伴随着车厢里的欢声笑语,最后一班B1线也逐渐接近终点站。我在武林广场北公交站下了车,目送着这一班车出站离去,我也情不自禁地向远去的B1线挥挥手。
标志性的红色大通道公交车
给很多杭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7月19日B1线的末班车是单节车厢的普通公交车,但乘客们几乎都提到了B1线乃至过去其他多条快速公交线都使用过的红色大通道公交车。
红色大通道公交车曾是杭州快速公交的标志性车辆,车长18米,有两节车厢,中部通过铰接棚和铰接圆盘等设备连接在一起,当年长长的通道车行驶在街道上,红色的车身很是显眼,转弯时的“身姿”更是婀娜多姿。
2006年4月,B1线开通时就是使用了红色大通道公交车运营,成为了杭州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之后开通的B2线、B3线和B4线等快速公交线路,都使用过红色大通道公交车。
在地铁尚未开通的年代,红色大通道公交车成为了“载客利器”,曾驾驶过大通道公交车的公交司机沈师傅说:“有时一站台的人单节车装不完,通道车空车一来,马上就装完了,载客量比普通单节公交车多近一倍的通道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杭州公交的乘车难问题。”
因此,很多杭州人,尤其是在下沙上学的人们记忆中,对于大通道公交车印象深刻,很多网友都留言回忆自己的乘车经历。
网友“陈超我”说:“两节车厢的B1线是我的大学记忆,在杭州坐的第一趟公交车就是它,第一次见到这么长的公交车,觉得很高级,最后离开下沙坐的也是它。”
网友“sj8880”说:“以前坐上红色长车子,我就知道要去学校上学了,心情都不一样了。”
网友“一只鸡三只鸟”说:“谁还记得艮山东路修路时的B1,一路摇摇晃晃,车厢里挤得车门都关不上,坐车坐到肚子里翻江倒海,坐到下沙就吐了。”
网友“hh哈哈阿姐”说:“我看到这个红色的公交车,就有了晕车的感觉,当时每坐一次晕一次啊,不过都是年轻时的回忆啊。”
2020年6月,杭州最后一批红色大通道公交车在B4线退役下线。
快速公交开通运营后
对杭州的发展起到强大的助力作用
从2006年4月开通,到7月19日告别,杭州快速公交陪伴了杭州人19年,也对杭州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力作用。
2003年前后,杭州对标巴西库里蒂巴,把这座城市中的Metrobus公共交通系统作为杭州公交的阶段性发展方向。这一公共交通系统具有专有路权、交叉路口优先、现代化车辆、水平登车、乘客信息导引和智能化运营管理等特点。
2004年12月,杭州市发改委作出了建设杭州第一条城市快速公交线路的立项批复。
2006年4月26日,杭州首条快速公交线——快速公交1号线(B1线)开通运营,使杭州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座开通快速公交的城市,这也让杭州逐步实现了让公交快起来、准起来、优起来的目标,缓解了市民“出行难”,并起到了促进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带动副城及组团发展的作用。
经过几个月的运营,B1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大大方便了市民往来主城区和下沙,客流更是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一度成为杭州客流量最高的公交线路。
2006年 7 月,为方便市民换乘快速公交,杭州公交推出“同台换乘,免费换乘,一票多乘”的换乘模式。2006年9 月,首条快速公交支线 B 支 1 线开通,在武林广场北、闸弄口新村等站点可与 B1 线换乘,快速公交支线网络开始发展。
之后,随着乘客乘坐快速公交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开往笕桥的 B 支 2 线、开往滨江的 B 支 3 线等线路陆续开通。快速公交支线网络进一步拓展,城北、城西、滨江等地的市民也可以享受到快速公交带来的便利。
2008 年10 月 ,往返于城西与钱江新城的快速公交2号线(B2 线)开通。2010年2月,往返于市中心与丁桥的快速公交3号线(B3线)开通。2011年1月,连接闲林、市中心和城东的快速公交4号线(B4 线)开通。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鼎盛时期的杭州快速公交系统有 B1 线、B2 线、B3 线、B4 线、B7 线、B8 线共 6 条主线及 B 支 1 线、B 支 2 线、B 支 3 线、B支 4 线、B 支 5 线、B 支 6 线、B 支 7 线、B 支 8 线等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