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如今的杭州,是一座“一江春水穿城过”的跨江大都市。
但在过去数千年时光里,杭州的城市空间格局都是“三面云山一面城”。至于钱塘江,那是从杭州城外流过的,在以前的杭州人眼里,跨过钱塘江,就等于去了外地,而过江本身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1937年,钱塘江上的第一条过江通道——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了,让当时的杭州人第一次感觉到,过江也没有那么困难。
进入20世纪90年代,钱塘江上的过江通道越来越多,彭埠大桥、西兴大桥、袁浦大桥……这些过江通道,让杭州人过江越来越容易了,一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城市板块,也被过江通道“带火”,让购房者们趋之若鹜。
杭州的第一条过江通道
让浦沿喝到了跨江发展的“头口水”
杭州哪一个城市板块率先被过江通道“带火”?
那一定是钱塘江南岸的滨江。
如今的滨江区一带,在历史上长期属于萧山,而萧山又长期属绍兴管辖,因此过去杭州城区和滨江并不算一座城市。就算是钱塘江大桥通车后,现在滨江一带的浦沿、长河和西兴,与杭州城里的联系也算不上紧密。
改革开放后,杭州“跨江发展”的想法越发明确。经过行政区划调整,萧山成为杭州地区的一部分,钱塘江两岸同属杭州管辖,跨江发展扫除了行政因素的障碍,速度开始加快。当时,作为钱塘江上唯一过江通道的钱塘江大桥,成为跨江发展早期的“顶梁柱”,钱塘江大桥南端的浦沿,则喝到了跨江发展的“头口水”。
20世纪90年代,UT斯达康、东方通信等奠定滨江产业发展基础的企业,在浦沿诞生或是落地浦沿。浦沿的之江度假村开业后成为滨江最早的星级度假酒店,从之江花园到彩虹城等一系列楼盘,让浦沿率先成为滨江的成熟居住区,也吸引了数十万人口跨过钱塘江,住到钱塘江南岸来。
一座钱塘江大桥,“带火”了浦沿,也成为了杭州跨江发展的基础通道。之后,西兴大桥、复兴大桥陆续建成,分别处在两座大桥南端的西兴板块和长河板块的开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可以说,滨江的浦沿、西兴和长河,正是被三条过江通道分别“带火”,最终“三点连成一片”,形成了如今繁华发达的滨江。
曾经的“江南围垦地”
是杭州过江通道最密集的区域
滨江的发展日益成熟,杭州的城市综合实力也越来越强,于是,就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支撑跨江和拥江发展。
这一时期,杭州有了详尽完善的过江通道规划,并加速建设。时至今日,从西兴大桥至新彭埠大桥间,约5公里长的钱塘江,已有西兴大桥、地铁7号线、博奥隧道、地铁2号线、庆春隧道等十余条过江通道,成了杭州过江通道最密集的区域,而处在这一段江面南岸的钱江世纪城、奥体博览城,更是蓬勃发展,“全球瞩目”。
钱江世纪城和奥体博览城一带的部分区域曾经是围垦地,长期属“边角地带”,一派田园风光。21世纪初,杭州相关部门通过分析研究意识到,有必要以前瞻眼光,建设一座世界一流的奥体中心。在经过大量调研论证及沟通协调后,奥体中心决定落地钱江南岸正对着钱江新城的区域,奥体博览城从此崛起。
根据2016年修编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杭州在原有延安路、武林广场和湖滨等区域组成的传统城市核心的基础上,在钱江两岸增加了沿江地区城市核心,由钱江新城和钱塘江南岸的钱江世纪城、奥体博览城组成。
这一时期钱江新城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处在开发建设初期的钱江世纪城和奥体博览城,急需钱塘江北岸的带动。这就需要更多的过江通道加强两岸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博奥隧道、地铁2号线、地铁7号线和新彭埠大桥等多条过江通道因此加速建设,并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全部建成。
G20杭州峰会和杭州亚运会,让曾经的江南围垦地“全球瞩目”。电视屏幕中钱塘江南岸林立的摩天大楼和跨江大桥上的滚滚车流,向世界展示了杭州现代化和国际化都市的一面。密集的过江通道向钱江世纪城、奥体博览城源源不断地输入人流,从而转化为经济动能和产业功能,也使得这一区域成为萧山辅城乃至杭州整个江南区域与核心城区的联结枢纽。
可以说,西兴大桥与新彭埠大桥之间的十余条过江通道,不仅“带火”了钱江世纪城和奥体博览城,也助力了“杭州第二中心”的成型与成熟。
江南科技城、大江东、之江
还要建设更多过江通道
相比新彭埠大桥以西,新彭埠大桥以东的过江通道数量则要少得多,已建成的只有九堡大桥、下沙大桥、地铁1号线、钱塘过江隧道、地铁8号线、江东大桥和钱江通道。
九堡大桥和下沙大桥的南端是江南科技城,这是一片正在快速发展的新板块。目前已有云潮府、竞潮江南院、荣望轩等楼盘,入住的居民正在不断增加,还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和高校落地于此,未来将是钱塘江南岸新的城市封面,出行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
而这一区域未来也预留了多条过江通道,如连通钱江新城二期一带的同协路过江通道,以及连通下沙金沙嘴一带的新城路过江通道,在缓解九堡大桥和下沙大桥交通压力的同时,让城东新城、钱江新城二期和下沙等地,也能快速过江,到达江南科技城。
钱塘区是杭州唯一横跨钱塘江的市辖区,其中的大江东区域因多年前江东大桥的开通而兴起,因地铁8号线、钱塘过江隧道的开通而具备了更便利的出行条件,吸引了更多的人前去工作和生活,大江东板块也因此被“带火”,江东三路过江通道是杭州都市区中环的组成部分,预计将建设双层跨江大桥。
此外,规划中连接大江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和江对岸的过江通道,还有红十五线过江通道和靖江路过江通道等。
之江一带处在钱塘江北岸,这一板块的“走红”和之江大桥、地铁6号线等过江通道的开通有关。有了这两条过江通道,大量在滨江工作的人们来到之江居住,成为钱塘江南岸因过江通道“带火”北岸的一个典型案例。
正因为之江与滨江联系紧密,之江连通滨江的跨江出行需求较大,因此,目前还有多条过江通道正在规划,将帮助之江大桥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