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现在想来,当时毁约是值得的。”小山叹了一句。
2022年,那是楼市高歌猛进的年头,绝大部分购房者都抱持着买原始股的心态,在新房市场“闭眼打新”。小山是其中一员,当时他看中的是云城的首个新房项目——杭与城。
作为“云城第一盘”,杭与城在新盘面市阶段就有不少确定性的优势。最直观的就是地段,门口就是云城天街,天元公学在侧,咫尺地铁站,与西站隔街相望,未来的云门公园、金手指综合体等都在步行范围内。
“至今我都记得项目售楼部开放的时候,沙盘前人挤人,大家都觉得总价400万元左右的门槛买在这里,未来涨价赚一笔是板上钉钉的事。”小山说。
结果也如同大家预料的,新房限价36100元/㎡的杭与城一共经历了5次开盘,平均中签率仅为21.18%。
小山幸运地摇到了,但最终没买。
“选完房,已经付了定金,可因为某些原因,我买不了,不得不选择毁约,损失了几万元定金,当时还觉得懊恼,但从现在的二手房行情看,算亏得少了。”
小山的依据来自朋友的转述。
与小山不同,他的朋友买了杭与城的一套106㎡左右的小户型,当时总价接近390万元。“加上车位和后来支付的税费,总价超过420万元,再算上从2022年到现在的房贷支出,他的买房成本老早超过了450万元。可据他说,现在他们小区房东基本上都只能‘保本’出售,想把利息赚回来都难。”
这样的案例,放在今天的一些次新房小区,就如同一个黑色幽默:不少当初冲着投资收益盲目买房的购房者,现在不得不“割肉”离场。
事实上,杭与城在今年的二手房市场中已经算表现突出的了。
根据杭房数据统计,从去年底交付至今,签约成交套数已经接近100套,尤其上个月单月成交就达59套,坐稳3月杭州二手房成交榜的前三甲,近30天的带看量同样一骑绝尘,高达1.9万余次,超过亚运村、申花等次新小区,可见人气。
但正如小山朋友所说,这波活跃人气却是用“以价换量”作为代价的。
据在云城驻点的中介经纪人介绍,此前成交的大部分房源都没超过4万元/㎡,基本保持在3.7万元/㎡-3.8万元/㎡的水平,个别低楼层的房源单价仅为3.5万元/㎡-3.6万元/㎡。
“不少是急售的房东,很多当初以投资为目的,现在看不清后期行情,就决定降价出售变现。至于价格,小户型稍好一点,能保住本金和税费支出,大户型总价高,单价却低,成交量也少。总之,不管哪种户型,现在想要快速成交,房东都只能‘平进平出’或亏房贷利息。”
值得关注的是,对想要卖房的房东而言,挑战或许陆续有来。
就外部市场行情来说,二手房市场经过3月的烈火烹油,到了4月开始适度降温,不少想着前一波低价房源出清、接下来可以涨价的房东,可能要调整预期。
而就云城板块来说,随着一大批新盘的交付,大量次新房入市,竞争更为激烈。
杭房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杭与城的挂牌房源有281套,枫翠云轩有59套,枫岭云湾有19套。而未来,云城至少还有7500套房源等待交付。
反过来看,这样的情况对于想要买房的自住购房者相对友好。
一方面,如今云城各项配套都进入实质兑现期,现在选择二手房,不用等就能入住。
另一方面,二手房挂牌量大,购房者挑选余地就充裕,从入门级的刚需小户型,到改善大户型,都有选项。虽然次新房还有大税,但跟接下来不限价的新房相比,成本可控。
其实,即便市场纷纷扰扰,想要在杭州找到一处宜居之所自住,机会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