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讯 进入四月,我国各地楼市“小阳春”势头不减。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一季度,随着各项政策加快落实,叠加高品质住宅项目供给增加,带动我国百城新房价格小幅上涨。销量方面,深圳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2%,杭州、成都新房同比增幅均超20%。二手房方面,深圳、杭州的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57%、66%,北京、上海、成都同比增幅均超30%。
3月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为未来的住宅项目划出“底线要求”。市场上,追求更卓越“好房子”标准为卖点的新房项目也正在加速入市。优质住宅项目产品如何激活我国房地产市场活力?
正值清明假期,记者来到北京某即将开盘的住宅项目售楼处,前来看房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楼盘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楼盘不仅所有户型均为南北通透、户型方正,而且都配有户外露台,层高3米左右,能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北京某楼盘销售:这个叫“空中花池”,100%纯赠送,包括社区的首层架空层,那个是在园区里边能体现,这些都是第四代“好房子”的一个体现。包括设计理念上来讲,市面上130平方米这个尺度里边,很少有看到独立的家政间的。您可以打开那个柜子,这里边有“洞洞板”,放个大型的拉杆箱,包括一些运动器械都可以。现在黑科技很多,比如说这个高位收纳,它是电动感应的,我手放在下方,它就可以自己降下来。
除了线下售楼处能够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未来住宅的居住体验,房企也纷纷开通线上直播间,为消费者推介楼盘项目的亮点。北京某楼盘客户经理彭女士,在直播间介绍了高得房率带来的好处。
彭女士:我们做的是北京第四代的“好房子”,高得房率、低公摊,我们的得房率不会低于90%,层高不会低于三米。那给到咱们客户的实惠就是套内面积“变大”了,相对来讲契税也会“低”,舒适度也会变高,同时物业费会“变少”,这是直接有利于客户的。并且流通到二手房之后,更具有产品竞争力。
不难看出,“好房子”,越发成为房企近年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卖点”之一。几天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新规范是未来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将更加有力地支撑城镇住宅高质量发展。
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通信信号“全覆盖”……当这些标准成为底线,对房企而言意味着什么?山东某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杨勇表示,这对住宅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杨勇:我们层高早就超过3米了,现在做到3米2的都有。但是这个多少会增加一些成本,层高增加10公分,可能带来3%到5%的建筑成本。容积率我们必须是要用足的,以前18层54米,如果变成3米之后,设计师可能会修改我们的规划了,怎么排布楼座,这很关键,有些不得已会加大户型面积来满足容积率,这就对设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建筑技术发展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居民对住宅品质提升有了更高的需求,标准规范的提质升级,也成为必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在统一底线标准的基础上,各地也应该因地制宜探索出更多实施细则,从而让住宅项目和当地居民居住需求更加匹配。
严跃进:全国各地地理、气候都有差异,在严格落实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的同时,各地要制定更加细化、更加符合本地居住需求和建造要求的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性规范文件。近期,房地产市场购房的积极性是在明显增加的,今年“小阳春”的态势肯定是会跟近期的“好房子”标准、第四代住宅的一些概念有比较好地结合。购房者买房的时候,对于新推出的一些标准也很关心。说明当前供给端的一些改革,使得需求端对于“好房子”的期待更加强烈,期待有更多的好产品推出市场。
随着高品质住宅项目供给增加,据北京某房地产研究院统计,今年3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共有产权房)成交4151套,同比上涨51.7%,环比上涨107%。而据广东深圳某房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3月,深圳一二手住宅网签总量达10239套,环比增长53.6%,同比增长66.2%。
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 马健:公积金新政的放宽,核心优质项目的加推等举措,有效激发了刚需和改善性购房者的积极性。随着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二季度的表现也会更加突出。
而纵观今年一季度,我国多地继续通过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方式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推动住房消费需求释放。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2025年以来全国有超110个省市(县)出台政策超170条。在新房市场方面,深圳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2%,杭州、成都同比增幅均超20%;二手房成交方面,深圳、杭州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57%、66%,北京、上海、成都同比增幅均超30%。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背后,有优质地块的加速供给和“好房子”项目陆续入市形成支撑。
曹晶晶:开年以来,在房企补仓意愿增强及各地政府加快优质地块供应的带动下,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土拍升温明显,多个城市刷新城市地价单价纪录,土拍市场的回暖也将有助于稳定房价预期。今年首次将“稳住楼市”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为市场传递信心,预计二季度各项政策落实将加快,加上去年四季度以来优质地块供应增加,接下来“好房子”项目陆续入市或将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预计二季度核心城市成交量有望继续修复,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楼市有望率先“止跌回稳”。
不久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其中有一项,就是“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要求“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观察,过去一段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真正能够满足居民改善性需求的住宅项目偏少,导致居民“以旧换新”的动力和效果有限;而在当下“好房子”理念的引导下,房企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打造高品质住宅项目等举措,可让新房供给进一步匹配改善性需求,从而带动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李宇嘉:之前市场上已经是改善性需求为主导了,特别是新房市场,但是符合改善性需求或住房消费升级的房源是比较少的。现在新的标准发布以后,相当于是把住房消费的底线标准拉高了。“好房子”产品供给出来以后,会产生示范效应,会带动大家换房的愿望。换房需求释放出来以后,会带动二手房挂牌,对于新市民、年轻人和外来人口在城市尽快安家落户扎根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