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杭州网 > 杭州楼市 > 房产新闻
让小区公共收益成为“明白账”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摸排小区4810个,摸清公共资产资源2.18万处,资金24.50亿元
house.hangzhou.com.cn  发布时间:2025-04-07 09:04:41   

杭州日报讯  从电梯广告、外墙墙体广告,到停车泊位、公共配套设施经营,再到快递柜、贩卖机管理,随着社区公共区域收费项目日渐多元,如今不少城市小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公共收益。这笔资金怎么管理,又该如何使用,是公众关心的话题。

杭州拱墅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纳入“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的重点项目之一,不断完善监督方式、强化监督力度,维护好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只有做到公开透明,业主对公共收益才能心中有数”

在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文澜社区大河宸章小区,业主都认识业委会主任陈建荣。陈建荣心里时刻装着一本账——小区的公共账目,他熟稔于心,也很自信。

这份自信来自制度。早在2016年,大河宸章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成立之初便制定了财务制度。2017年,该小区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审计;2019年,作为全市试点开展公共收益“线上记账”;2022年,又通过“杭州业主卡”向业主进行“线上公示”。

“现在,业主通过浙里办App上的‘杭州业主卡’,可以非常方便清晰地查看小区的资产情况、收支情况。小区公共收益的每一笔收入、支出都罗列得清清楚楚。只有做到公开透明,业主对公共收益才能心中有数。”小区业主卢菊蔚说,小区每月都公示账目,每一笔支出、收入都向所有业主敞开,小到清洁工阿姨每月多少工资、绿化带里的花花草草用了多少钱,都一清二楚。

“小区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单元,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品质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但多年来不少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的三方矛盾错综复杂,极大地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体验感。”拱墅区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费家正说,为了加快推进小区治理,区纪委监委指导属地以业委会组建、换届为契机,将规范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写入《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等,同步督促全区649个小区建立完善小区财务管理、公共收益管理、公示公开和审计监督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公共收益支取使用、审计监督、公示公开要求,以制度建设推动长效管理。

让公共收益等相关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小区日常的设施设备维护、绿化管养等费用,应当从物业费中支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公共设施设备老化,需要大修,或更换新的设施设备比如更换电梯等,也可以使用公共收益。”拱墅区住建局物业综合管理科副科长沈倩寅说,能否让公共收益等相关资金发挥最大效能,更好满足社区更新改造、业主生活品质提高等需求,体现的是一个地方的基层治理能力。

在拱墅区文晖街道金都华庭小区,22台电梯已运行了23年,电梯故障频发,小区居民迫切希望更换新的电梯。但换梯的钱谁来出,怎么出?成为摆在业委会面前最突出的问题。为彻底解决电梯安全隐患,小区建立“公共收益+维修基金+业主自筹”的多元筹资机制,创造性采用“公摊+层差”的“四六开”算法,破解了22台电梯更换的资金分摊难题,在确保资金使用公平透明的基础上,让沉淀的30余万元公共收益转化为安全乘梯的民生实事。

正如金都华庭小区这样的基层治理创新,不仅有利于加强对业主知情权、收益权的保障,也促进业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积极性、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主动性双提升。

拱墅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监督、协调、推动作用,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履职尽责,全面提升全区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放眼全市,2024年以来,杭州市纪委监委会同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深入梳理住宅小区公共收益使用管理、财务审计、公示公开等领域存在的风险漏洞,把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列为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治理项目。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摸排住宅小区4810个,摸清公共资产资源2.18万处,资金24.50亿元,3562个有资金结余的小区在银行开设专门账户。2775个小区每月在杭州市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记账,鼓励业主通过“杭州业主卡”实时查询、监督,累计接受查询逾1400万人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莉娜 通讯员 钱凌 刘亚楠  编辑:张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