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业界观点
楼市遭遇“钱荒” 业内人士:开发商下半年跑量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6月28日 13:16:24 星期五  来源:重庆晚报

  近日以来,“钱荒”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而由此引发的A股在星期一和星期二上午的暴跌,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同时又同股市和国内经济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在目前“钱荒”的影响下,多只地产股跌停。那么,目前“钱荒”的原因何在?“钱荒”的出现将对当前楼市以及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期地产同学会邀请了开发商代表、证券分析师代表以及房地产中介代表,共同分析“钱荒”的来龙去脉,并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资金错配

  引发表面“钱荒”

  主持记者:一直被认为资金充足、甚至流动性充裕的资金市场,为什么最近会出现“钱荒”?

  何武:事实上我国目前的流动性总体上是比较充裕的,截至5月底的M2已经超过了100万亿元。但是近段时间依然出现了“钱荒”,其中原因很复杂,但最为根本的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错配资金产生的后果。

  黄河翔:目前市场上的“钱荒”只是表现现象,实际上是银行放出的大量贷款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只是在金融机构内部循环,再加上目前季末和月末的考核,从而导致了现在表面上的“缺钱假象”。

  何伟坚:近段时间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热钱开始出逃。而在国内则刚好又碰到了央行大力整顿金融机构,力图逼迫那些以前只在金融机构内部循环获利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因此才出现了表面的“钱荒”。

  资金紧张局面

  7月或缓解

  主持记者:目前市场上的钱荒已经引发了星期一和星期二上午的股市暴跌,这种钱荒的状况将持续多久?对房地产上市公司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何武:现在市场上的钱荒很大程度上和季末月末的考核有关,而且主要是央行想整顿金融市场,让资金真正流入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目前的钱荒应该只是短暂的,到了7月份或许就将得到缓解。

  何伟坚: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目前的钱荒是央行整顿金融市场的一个直接结果,钱荒究竟持续到多久,这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只要政策一旦松动,钱荒就会得到一定缓解。不过,相信政府不会做得很极端,不然引发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黄河翔:目前的钱荒,是以前央行太纵容各个金融机构、而今整顿他们的结果,政府希望银行将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因此,本来就只是“缺钱假象”的“钱荒”,过了这段时间自然就能得到解决。

  下半年楼市主题是跑量

  主持记者: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同流动性密切相关,那么今年下半年总体趋紧的资金环境,将对楼市带来哪些影响?会不会引发开发商的降价跑量?

  何伟坚:资金是支持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旦市场上的流动性比较紧张,资金价格就会上涨,然后增加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资金成本。如果钱荒一直持续,将对一些房企产生重要影响。

  不过对于众多开发商而言,不管是目前,还是下半年,努力跑量、率先抢占市场也许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何武:如果钱荒真的一直持续,那么不排除一些中小房企发生资金链断裂。不过对于大开发商而言,他们拥有更加丰富的融资渠道,而且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也更强。因此,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大开发商的影响要小得多。而且大开发商大多都坚持的是以跑量为主,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他们只会跑得更快。

  黄河翔:跑量永远是大开发商的主题,市场好的时候要跑,市场不好的时候更要提前跑、抓紧跑。因此,在面对当前市场环境不明确的背景下,下半年众多开发商跑量的力度和速度,很可能将更快。而且房地产利润越来越低,是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像龙湖、万科这样的大型房企,更是要通过快速周转来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场外声音

  谢国忠:

  地产泡沫将破

  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出现的空前钱荒以及股市暴跌,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世界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中,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尤其严重。他预计,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个月内破裂,最长不会超过一年,这些都来源于致富欲望和超额货币。

  张宏伟:

  局部将出现降价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目前国内的流动性总体较充裕。即使下半年市场流动性稍微收紧,下半年仍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以价换量”的“降价潮”。但是,不排除个别房企由于经营不善资金面临的问题或今年上半年在土地市场用力过猛,投入资金过多,周转不开而导致的局部降价现象。

作者: 编辑:袁芳
更多>>  
黄晓明探班杨颖送“ ... 
 
传蒋雯丽出轨 曝与顾... 
 
重庆“桶装方便面楼”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 ...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